星期三, 12月 31, 2008
星期六, 12月 27, 2008
星期四, 12月 25, 2008
Note: 成績計算公式更改
原先的成績計算公式:
A = 100, B = 60, C = 20
初步決定調整為:
A = 100, B = 70, C = 30
換句話說, 就是 B, C 各加 10 分, A 已經到頂了, 沒法再加了!
我會請負責修改計分系統的同學儘快修改程式, 讓大家用新的分數計算平時成績!
A = 100, B = 60, C = 20
初步決定調整為:
A = 100, B = 70, C = 30
換句話說, 就是 B, C 各加 10 分, A 已經到頂了, 沒法再加了!
我會請負責修改計分系統的同學儘快修改程式, 讓大家用新的分數計算平時成績!
Week 16: Final Project Programming (3)
1. 同學提出的問題討論:
a. Drag-and-Drop 程式實作
為什麼是在 Form 的 Event 上寫程式呢?
b. 如何在 MainMenu 中加入分隔線?
將 Caption 設定為 "-"
2. Linux 傳奇閱讀報告 互評分享
a. Drag-and-Drop 程式實作
為什麼是在 Form 的 Event 上寫程式呢?
b. 如何在 MainMenu 中加入分隔線?
將 Caption 設定為 "-"
2. Linux 傳奇閱讀報告 互評分享
星期四, 12月 18, 2008
星期日, 12月 14, 2008
bnext: 誰是賈伯斯接班人?
數位時代雜誌 174 期 2008/11 pp. 106-108
原文連結
蘋果未來最關鍵的挑戰
絕美的產品設計與賈伯斯,似乎總是蘋果迷津津樂道的話題。賈伯斯擁有獨特的創新點子與個人魅力,往往成為產品銷售的重要推手。有賈伯斯的蘋果看起來一切美好,但若有一天賈伯斯退位了呢?誰才能成為萬中選一的接班者?
很難想像沒有賈伯斯(Steve Jobs)的日子。在最近全球金融風暴的超低氣壓籠照下,裁員、縮編、減少資本支出等關鍵詞,出現在國內外各種財經新聞標題中。也因此十月二十日蘋果公布第三季財報的亮眼表現後,當天即時新聞和隔天的版面頭條都放上這則消息。此時此刻,市場最缺的就是信心。
「在蘋果亮麗一季的背後」(Behind Apple's impressive quarter),這是《財星》(Fortune)雜誌網站隔天的頭條新聞標題,前言則是:「儘管經濟疲軟,賈伯斯向信眾們保證,蘋果仍將持續痛擊對手。」 他似乎具有某種魔力,總是能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做對的事。
源源不絕的創新魔力
一九七六年,越戰結束的第二年,大學輟學生賈伯斯和高中學長沃茲尼克(Steve Wozniak),也是另一位大學輟學生,在矽谷成立了蘋果電腦。兩位二十出頭的加州嬉皮,振奮了在海外打敗仗而信心低迷的美國社會,讓他們相信美國夢仍然存在。一九九七年,當個人電腦業因供過於求,開始走入低價,甫回任蘋果執行長的賈伯斯,旋即以一系列色彩炫麗的iMac電腦,告訴市場和消費者:「且慢,電腦還不是低價產品,起碼蘋果電腦不是。」其後的 iPod 和 iTunes,則為那些認為網路是侵權和盜版溫床的唱片業者,找到了商業模式。
更特別的,是他的魔力源源不絕,總讓市場驚艷。兩年前,當蘋果在紐約第五大道開起專賣店,與那些時裝和珠寶品牌比鄰而居,人們再次見識到這位金童點石成金的功力:「原來科技產品還可以這樣賣」。
《數位時代》去年底開辦的「遇見創新者」論壇,陸續邀請趨勢科技創辦人張明正、新浪網創辦人蔣顯斌和年代電視創辦人邱復生等擔任主講者。當這群在台灣被認為最具創新力的人,被問到「你認為最創新的人是誰」時,答案驚人地相似:「賈伯斯」。
伊夫接班呼聲最高
下一個問題,也是所有關心蘋果和賈伯斯的人所要追問的,不是賈伯斯還有哪些新概念要推出,而是在賈伯斯之後,誰能接班?這不僅是接下賈伯斯在蘋果的位子,還有他在美國社會和全球業界的地位。隨著賈伯斯癌症復發的消息不時傳出,以及兩個月前富比士網站誤貼他過世的新聞流出後,蘋果股價應聲重挫一五%,「誰是賈伯斯接班人」已成為必須盡快找到答案的問題。畢竟像先前可口可樂和麥當勞那種執行長因病猝逝,導致接班安排不及,造成領導真空,誰都不樂見。
目前呼聲最高的,是負責蘋果工業設計的靈魂人物伊夫(Jonathan Ive)。他是賈伯斯和蘋果過去十年重新成為媒體焦點的關鍵,也是賈伯斯每天熱線通話的對象。這位不到四十歲的英國設計師,精準詮釋了蘋果「Think Different」的精神,把當年另一位創辦人沃茲尼克做出「友善好用」產品的概念,做了新的演繹。
在蘋果還未浮出水面的接班人當中,伊夫的知名度最高,但他除了工業設計之外,在預測產業前景和銷售能力方面,是否具備賈伯斯的天分,將被一一檢驗。
悠遊矽谷和好萊塢的能力
首先是橫跨科技和娛樂業的能力。蘋果總部所在的庫柏提諾市(Cupertino),位於矽谷南邊,往南開車到好萊塢僅三小時車程,但兩地心靈距離遠大於此。科技和娛樂,是加州的兩大支柱產業,但彼此交流並不多。矽谷的主流是「工程師」(engineer)文化,專注某一項創新技術做到世界領先,再找市場;好萊塢的主流是「製作人」(producer)文化,從市場需求反向思考,去整合各種專才產生一個產品。
矽谷的代表人物是葛洛夫(Andy Grove,英特爾創辦人)和佩吉(Larry Page,Google創辦人),好萊塢的代表人物是盧卡斯(George Lucas,《星際大戰》製作人)和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但你很難想像葛洛夫和盧卡斯能對談並合作。
迄今,矽谷創業家經常出現在娛樂版的,只有賈伯斯和甲骨文創辦人艾利生(Larry Ellison)兩位。艾利生以休閒時開戰鬥機和參加帆船賽出名,但賈伯斯卻是率領皮克斯(Pixar)做動畫,與盧卡斯和史匹柏的夢工廠(Dream Works)競爭,並聯手迪士尼(Disney)與華納兄弟(Warner Bros)抗衡。賈伯斯既非工程師也非製作人,但悠遊於兩者間,在矽谷和好萊塢都闖出名堂,樹立很難被跨越的門檻。
其次,是銷售願景的能力。蘋果被多位品牌學者定位為「宗教品牌」(cult brand),消費者就像教徒般忠誠且狂熱,把賈伯斯當成教主崇拜,每次他一出場發言,都讓人引頸期盼。在多本研究蘋果和賈伯斯的書裡都提到,許多後來成功的想法和產品點子,並非來自賈伯斯,甚至一開始他還提了反對意見。但是等到產品上市,賈伯斯將其包裝成願景並推銷出去的演講功力,卻是關鍵。《財星》雜誌以「忠誠信徒」(the faithful)來形容蘋果迷。
沃茲尼克回憶,當年開發蘋果一號時,需要很多晶片,但受限於經費,只能等待,可是賈伯斯總有辦法,「拿起電話打到晶片公司,他們就願意免費送晶片過來測試。」這種能力可否複製或轉移,是賈伯斯接班人的一大難題。
順利交棒才能再創蘋果高峰
賈伯斯和比爾.蓋茲(Bill Gates)創業時間及經歷類似,蓋茲雖然事業做更大、財富更多,但影響力只在電腦業,魅力也不如賈伯斯,但他於今年七月順利交棒,而且交棒計畫在幾年前就啟動。沒有蓋茲的微軟,一切正常運作,但是沒有賈伯斯的蘋果,結局則是一個大大的問號。
這兩人三十多年來亦敵亦友,很像職業網球界的山普拉斯(Pete Sampras)和阿格西(Andre Agassi)這兩位美國選手。山普拉斯專注打球,贏得大滿貫數目遠多於阿格西,但在球場以外的生活很普通,連上麥當勞排隊買漢堡都被當新聞報。相較之下,自己買私人飛機當交通工具、有過兩次婚姻外加諸多緋聞、球場造型標新立異的「壞小子」阿格西,身上有更多賣點,也讓網球這項運動被廣為認識。
山普拉斯退休後,新生代球王費德勒(Roger Federer)很快頂上來,未來成就很可能超越山普拉斯;但是阿格西退休後,現役選手沒有一位像他這樣,球場上能拿冠軍,球場下一樣精采。山普拉斯退休前,就看好費德勒將接下他的位置,但是下一個阿格西在哪裡,迄今沒有答案。
也因為挑戰更大,如果賈伯斯能順利找到接班人並交棒,那將是他再創生涯高峰的另一個起點,而不是終點;如果失敗,賈伯斯的這趟神奇之旅可能止步於此。
原文連結
蘋果未來最關鍵的挑戰
絕美的產品設計與賈伯斯,似乎總是蘋果迷津津樂道的話題。賈伯斯擁有獨特的創新點子與個人魅力,往往成為產品銷售的重要推手。有賈伯斯的蘋果看起來一切美好,但若有一天賈伯斯退位了呢?誰才能成為萬中選一的接班者?
很難想像沒有賈伯斯(Steve Jobs)的日子。在最近全球金融風暴的超低氣壓籠照下,裁員、縮編、減少資本支出等關鍵詞,出現在國內外各種財經新聞標題中。也因此十月二十日蘋果公布第三季財報的亮眼表現後,當天即時新聞和隔天的版面頭條都放上這則消息。此時此刻,市場最缺的就是信心。
「在蘋果亮麗一季的背後」(Behind Apple's impressive quarter),這是《財星》(Fortune)雜誌網站隔天的頭條新聞標題,前言則是:「儘管經濟疲軟,賈伯斯向信眾們保證,蘋果仍將持續痛擊對手。」 他似乎具有某種魔力,總是能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做對的事。
源源不絕的創新魔力
一九七六年,越戰結束的第二年,大學輟學生賈伯斯和高中學長沃茲尼克(Steve Wozniak),也是另一位大學輟學生,在矽谷成立了蘋果電腦。兩位二十出頭的加州嬉皮,振奮了在海外打敗仗而信心低迷的美國社會,讓他們相信美國夢仍然存在。一九九七年,當個人電腦業因供過於求,開始走入低價,甫回任蘋果執行長的賈伯斯,旋即以一系列色彩炫麗的iMac電腦,告訴市場和消費者:「且慢,電腦還不是低價產品,起碼蘋果電腦不是。」其後的 iPod 和 iTunes,則為那些認為網路是侵權和盜版溫床的唱片業者,找到了商業模式。
更特別的,是他的魔力源源不絕,總讓市場驚艷。兩年前,當蘋果在紐約第五大道開起專賣店,與那些時裝和珠寶品牌比鄰而居,人們再次見識到這位金童點石成金的功力:「原來科技產品還可以這樣賣」。
《數位時代》去年底開辦的「遇見創新者」論壇,陸續邀請趨勢科技創辦人張明正、新浪網創辦人蔣顯斌和年代電視創辦人邱復生等擔任主講者。當這群在台灣被認為最具創新力的人,被問到「你認為最創新的人是誰」時,答案驚人地相似:「賈伯斯」。
伊夫接班呼聲最高
下一個問題,也是所有關心蘋果和賈伯斯的人所要追問的,不是賈伯斯還有哪些新概念要推出,而是在賈伯斯之後,誰能接班?這不僅是接下賈伯斯在蘋果的位子,還有他在美國社會和全球業界的地位。隨著賈伯斯癌症復發的消息不時傳出,以及兩個月前富比士網站誤貼他過世的新聞流出後,蘋果股價應聲重挫一五%,「誰是賈伯斯接班人」已成為必須盡快找到答案的問題。畢竟像先前可口可樂和麥當勞那種執行長因病猝逝,導致接班安排不及,造成領導真空,誰都不樂見。
目前呼聲最高的,是負責蘋果工業設計的靈魂人物伊夫(Jonathan Ive)。他是賈伯斯和蘋果過去十年重新成為媒體焦點的關鍵,也是賈伯斯每天熱線通話的對象。這位不到四十歲的英國設計師,精準詮釋了蘋果「Think Different」的精神,把當年另一位創辦人沃茲尼克做出「友善好用」產品的概念,做了新的演繹。
在蘋果還未浮出水面的接班人當中,伊夫的知名度最高,但他除了工業設計之外,在預測產業前景和銷售能力方面,是否具備賈伯斯的天分,將被一一檢驗。
悠遊矽谷和好萊塢的能力
首先是橫跨科技和娛樂業的能力。蘋果總部所在的庫柏提諾市(Cupertino),位於矽谷南邊,往南開車到好萊塢僅三小時車程,但兩地心靈距離遠大於此。科技和娛樂,是加州的兩大支柱產業,但彼此交流並不多。矽谷的主流是「工程師」(engineer)文化,專注某一項創新技術做到世界領先,再找市場;好萊塢的主流是「製作人」(producer)文化,從市場需求反向思考,去整合各種專才產生一個產品。
矽谷的代表人物是葛洛夫(Andy Grove,英特爾創辦人)和佩吉(Larry Page,Google創辦人),好萊塢的代表人物是盧卡斯(George Lucas,《星際大戰》製作人)和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但你很難想像葛洛夫和盧卡斯能對談並合作。
迄今,矽谷創業家經常出現在娛樂版的,只有賈伯斯和甲骨文創辦人艾利生(Larry Ellison)兩位。艾利生以休閒時開戰鬥機和參加帆船賽出名,但賈伯斯卻是率領皮克斯(Pixar)做動畫,與盧卡斯和史匹柏的夢工廠(Dream Works)競爭,並聯手迪士尼(Disney)與華納兄弟(Warner Bros)抗衡。賈伯斯既非工程師也非製作人,但悠遊於兩者間,在矽谷和好萊塢都闖出名堂,樹立很難被跨越的門檻。
其次,是銷售願景的能力。蘋果被多位品牌學者定位為「宗教品牌」(cult brand),消費者就像教徒般忠誠且狂熱,把賈伯斯當成教主崇拜,每次他一出場發言,都讓人引頸期盼。在多本研究蘋果和賈伯斯的書裡都提到,許多後來成功的想法和產品點子,並非來自賈伯斯,甚至一開始他還提了反對意見。但是等到產品上市,賈伯斯將其包裝成願景並推銷出去的演講功力,卻是關鍵。《財星》雜誌以「忠誠信徒」(the faithful)來形容蘋果迷。
沃茲尼克回憶,當年開發蘋果一號時,需要很多晶片,但受限於經費,只能等待,可是賈伯斯總有辦法,「拿起電話打到晶片公司,他們就願意免費送晶片過來測試。」這種能力可否複製或轉移,是賈伯斯接班人的一大難題。
順利交棒才能再創蘋果高峰
賈伯斯和比爾.蓋茲(Bill Gates)創業時間及經歷類似,蓋茲雖然事業做更大、財富更多,但影響力只在電腦業,魅力也不如賈伯斯,但他於今年七月順利交棒,而且交棒計畫在幾年前就啟動。沒有蓋茲的微軟,一切正常運作,但是沒有賈伯斯的蘋果,結局則是一個大大的問號。
這兩人三十多年來亦敵亦友,很像職業網球界的山普拉斯(Pete Sampras)和阿格西(Andre Agassi)這兩位美國選手。山普拉斯專注打球,贏得大滿貫數目遠多於阿格西,但在球場以外的生活很普通,連上麥當勞排隊買漢堡都被當新聞報。相較之下,自己買私人飛機當交通工具、有過兩次婚姻外加諸多緋聞、球場造型標新立異的「壞小子」阿格西,身上有更多賣點,也讓網球這項運動被廣為認識。
山普拉斯退休後,新生代球王費德勒(Roger Federer)很快頂上來,未來成就很可能超越山普拉斯;但是阿格西退休後,現役選手沒有一位像他這樣,球場上能拿冠軍,球場下一樣精采。山普拉斯退休前,就看好費德勒將接下他的位置,但是下一個阿格西在哪裡,迄今沒有答案。
也因為挑戰更大,如果賈伯斯能順利找到接班人並交棒,那將是他再創生涯高峰的另一個起點,而不是終點;如果失敗,賈伯斯的這趟神奇之旅可能止步於此。
星期五, 12月 12, 2008
News: Google瀏覽器「Chrome」今推出正式版第一版
原始新聞連結
中廣新聞網 2008/12/12
搜尋引擎大公司「Google」所推出的網路瀏覽器「Chrome」,結束了一百天的測試日,在今天推出了第一版的正式版,供網友免費下載。
報導說,Google 推出自己的網路瀏覽器,使得長久以來,被「IE」與「火狐」兩大瀏覽器瓜分的市場,現在看起來有點熱鬧了。雖然這是「Chrome」第一版的正式版,但 Google 表示,還是會收集用戶瀏覽的偏好資訊,並擴大「Chrome」在「線上應用程式」的普遍程度,讓「Chrome」和這些程式能更快速、緊密與平穩地結合運行。
Google 表示,Chrome 瀏覽器從今年9月2號發布測試版以來,已經有一千多萬人次下載試用,但Google 知道,和競爭對手比起來,「Chrome」瀏覽器還有一大段路要追趕。根據多項分析顯示,目前瀏覽器市場,以微軟的「IE」所占比例最大,大約 70%,「火狐」的使用者大約20%,而在蘋果電腦上運行的「Safari」瀏覽器,使用率不到 10%;目前,Chrome 的使用率,還不到 1%。
中廣新聞網 2008/12/12
搜尋引擎大公司「Google」所推出的網路瀏覽器「Chrome」,結束了一百天的測試日,在今天推出了第一版的正式版,供網友免費下載。
報導說,Google 推出自己的網路瀏覽器,使得長久以來,被「IE」與「火狐」兩大瀏覽器瓜分的市場,現在看起來有點熱鬧了。雖然這是「Chrome」第一版的正式版,但 Google 表示,還是會收集用戶瀏覽的偏好資訊,並擴大「Chrome」在「線上應用程式」的普遍程度,讓「Chrome」和這些程式能更快速、緊密與平穩地結合運行。
Google 表示,Chrome 瀏覽器從今年9月2號發布測試版以來,已經有一千多萬人次下載試用,但Google 知道,和競爭對手比起來,「Chrome」瀏覽器還有一大段路要追趕。根據多項分析顯示,目前瀏覽器市場,以微軟的「IE」所占比例最大,大約 70%,「火狐」的使用者大約20%,而在蘋果電腦上運行的「Safari」瀏覽器,使用率不到 10%;目前,Chrome 的使用率,還不到 1%。
星期四, 12月 11, 2008
Week 14: Final Project Programming (1)
1. Apple Store 體驗之互評分享
這次的互評結果, 我觀察幾位得到較高分數的同學文章, 我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色, 就是都『擁有一個顯而易見的主軸』, 例如:
a. 14A 1B 1C (97.14): 雖然沒有實際去逛 apple store, 但是透過遠端桌面控制, 體驗朋友的 apple 電腦, 並將所體驗的感受描述出來。
b. 11A 2B 0C (96.36): 雖然從店員展示的過程獲得的想法不多, 但是與實際使用 apple 的朋友交換意見後, 並將自己的想法寫出來。
c. 11A 2B 1C (93.33): 自己是 apple 的使用者, 除了分享自己對 apple 電腦系統的使用心得之外, 也描述自己參觀展售店的看法。
d. 11A 3B 2C (85.71): 自己完全不會用 apple, 透過店員的熱心介紹, 將介紹過程完整地描述出來後, 再寫出自己的感受。
其實, 文章或報告要寫得好, 一定要有主軸, 讓閱讀者一看就非常清楚這篇文章想要表達的內容。如果同學們在寫報告之前, 先花點心思想想這篇文章要表達什麼? 然後再動手寫, 應該就會比較容易下手, 也必較能夠獲得同學的青睞。
2. 期末專案程式撰寫
未來幾週的課程進行方式都是讓同學進行期末專案的撰寫與討論。
這次的互評結果, 我觀察幾位得到較高分數的同學文章, 我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色, 就是都『擁有一個顯而易見的主軸』, 例如:
a. 14A 1B 1C (97.14): 雖然沒有實際去逛 apple store, 但是透過遠端桌面控制, 體驗朋友的 apple 電腦, 並將所體驗的感受描述出來。
b. 11A 2B 0C (96.36): 雖然從店員展示的過程獲得的想法不多, 但是與實際使用 apple 的朋友交換意見後, 並將自己的想法寫出來。
c. 11A 2B 1C (93.33): 自己是 apple 的使用者, 除了分享自己對 apple 電腦系統的使用心得之外, 也描述自己參觀展售店的看法。
d. 11A 3B 2C (85.71): 自己完全不會用 apple, 透過店員的熱心介紹, 將介紹過程完整地描述出來後, 再寫出自己的感受。
其實, 文章或報告要寫得好, 一定要有主軸, 讓閱讀者一看就非常清楚這篇文章想要表達的內容。如果同學們在寫報告之前, 先花點心思想想這篇文章要表達什麼? 然後再動手寫, 應該就會比較容易下手, 也必較能夠獲得同學的青睞。
2. 期末專案程式撰寫
未來幾週的課程進行方式都是讓同學進行期末專案的撰寫與討論。
News: 2008 年十大網路應用?Twitter, FireFox 都上榜
Yahoo! 奇摩 更新日期: 2008/12/10 18:15 特約記者薛怡青 綜合外電報導
原始新聞連結
每到年底總要來回顧些什麼,知名科技部落格網站 ReadWriteWeb 就為 2008 年評選出 10 大消費者的網路應用(Top 10 Consumer Web Apps),其評選的標準是這些網路應用在過去一年裡被網路使用者大量使用,或造成風潮的應用,或者在市場占有率上有所突破等表現,像是 Twitter 這種有如微型部落格的推出,讓網友們的網路社交更為緊密,而 FireFox 也因在瀏覽器市場的占有率逐漸達到 20% 的比例,突破以往只有微軟 IE 為天下的情勢。
ReadWriteWeb 指出,這一年來越來越多網路使用者在線上創造越來越多的內容,並且也越來越多人比以往更依賴網路來搜尋資訊。像是 2008 北京奧運或者 2008 年美國總統大選,這中間的影響都與網路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例如 Google 才剛公布的全球熱門關鍵字搜尋結果裡,「2008 北京奧運」一詞就是全球年度上升最快的關鍵字之一,排名第二名。
ReadWriteWeb 網站所評選出的 2008 年度 10 大消費者的網路應用,包括:Twitter、FireFox、IntenseDebate、Hulu、Ning、Last.fm、Meebo、Mogulus、Qik、Cooliris。
其中 Twitter 與 FireFox 是台灣使用者比較熟知的,其他像是 IntenseDebate 是社交性留言系統,今年歐巴馬的 change.gov 網站就是利用其作為評論留言系統,而爆紅引起眾人注意。Hulu 則是線上影音平台,是美國 NBC Universal 和 News Corporation 共同合作的網站,可以直接在網站上看到完整的美國影集與電視台的新聞節目,也是拜美國總統大選之賜,許多網友都在 Hulu 上直接收看政治新聞。
其他跟網路社群相關的網路應用還包括 Ning、或者可以一次登入多個即時通訊帳號的 Meebo、網路廣播平台並含有社交功能的 Last.fm、網路影音串流服務 Mogulus、手機上的視頻流媒體服務QIK,可以隨時向親朋好友分享影音視訊、瀏覽器外掛程式 Cooliris,提供網友瀏覽網頁的新體驗,以上這些都是 ReadWriteWeb 網站認為是今年最為引起廣大網友使用與愛戴的網路應用。
原始新聞連結
每到年底總要來回顧些什麼,知名科技部落格網站 ReadWriteWeb 就為 2008 年評選出 10 大消費者的網路應用(Top 10 Consumer Web Apps),其評選的標準是這些網路應用在過去一年裡被網路使用者大量使用,或造成風潮的應用,或者在市場占有率上有所突破等表現,像是 Twitter 這種有如微型部落格的推出,讓網友們的網路社交更為緊密,而 FireFox 也因在瀏覽器市場的占有率逐漸達到 20% 的比例,突破以往只有微軟 IE 為天下的情勢。
ReadWriteWeb 指出,這一年來越來越多網路使用者在線上創造越來越多的內容,並且也越來越多人比以往更依賴網路來搜尋資訊。像是 2008 北京奧運或者 2008 年美國總統大選,這中間的影響都與網路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例如 Google 才剛公布的全球熱門關鍵字搜尋結果裡,「2008 北京奧運」一詞就是全球年度上升最快的關鍵字之一,排名第二名。
ReadWriteWeb 網站所評選出的 2008 年度 10 大消費者的網路應用,包括:Twitter、FireFox、IntenseDebate、Hulu、Ning、Last.fm、Meebo、Mogulus、Qik、Cooliris。
其中 Twitter 與 FireFox 是台灣使用者比較熟知的,其他像是 IntenseDebate 是社交性留言系統,今年歐巴馬的 change.gov 網站就是利用其作為評論留言系統,而爆紅引起眾人注意。Hulu 則是線上影音平台,是美國 NBC Universal 和 News Corporation 共同合作的網站,可以直接在網站上看到完整的美國影集與電視台的新聞節目,也是拜美國總統大選之賜,許多網友都在 Hulu 上直接收看政治新聞。
其他跟網路社群相關的網路應用還包括 Ning、或者可以一次登入多個即時通訊帳號的 Meebo、網路廣播平台並含有社交功能的 Last.fm、網路影音串流服務 Mogulus、手機上的視頻流媒體服務QIK,可以隨時向親朋好友分享影音視訊、瀏覽器外掛程式 Cooliris,提供網友瀏覽網頁的新體驗,以上這些都是 ReadWriteWeb 網站認為是今年最為引起廣大網友使用與愛戴的網路應用。
星期日, 12月 07, 2008
星期四, 12月 04, 2008
星期四, 11月 27, 2008
Week 12: Visible Watermarking
1. 什麼是可見浮水印? 目的是甚麼?
什麼是不可見浮水印? 目的是甚麼?
什麼是易碎浮水印? 目的是甚麼?
程式實作參考網頁: Image Processing - Programming Project
2. 期末專案計畫書
Week 13 請繳交一份『期末專案計畫書』
請發揮想像力, 想像自己使用 C++ Builder 撰寫一套軟體, 可以做到哪些功能, 或是完成什麼工作。你可以畫一些草圖, 或是使用 C++ Builder 先把執行畫面模擬出來, 總之越詳細越好, 同學們讀你的計劃書對於你想要寫一個甚麼樣的軟體就一目了然, 是這份作業的目標。
至於期末是否可以順利完成, 並不是你最後成績的關鍵, 期末平時成績(40%)還是以互評成績為主, 同學們在執行期末撰寫的過程中, 所寫出的檢討報告, 期末報告, 才是接受互評的內容。
什麼是不可見浮水印? 目的是甚麼?
什麼是易碎浮水印? 目的是甚麼?
程式實作參考網頁: Image Processing - Programming Project
2. 期末專案計畫書
Week 13 請繳交一份『期末專案計畫書』
請發揮想像力, 想像自己使用 C++ Builder 撰寫一套軟體, 可以做到哪些功能, 或是完成什麼工作。你可以畫一些草圖, 或是使用 C++ Builder 先把執行畫面模擬出來, 總之越詳細越好, 同學們讀你的計劃書對於你想要寫一個甚麼樣的軟體就一目了然, 是這份作業的目標。
至於期末是否可以順利完成, 並不是你最後成績的關鍵, 期末平時成績(40%)還是以互評成績為主, 同學們在執行期末撰寫的過程中, 所寫出的檢討報告, 期末報告, 才是接受互評的內容。
星期三, 11月 19, 2008
Week 11: 期中成績再結算
1. 期中成績再結算
關於同學們對於互評時, 閱讀別人文章的態度的檢討, 我呼籲同學從自己做起, 請自己做到不要再看同學的姓名給分, 請自己做到不要只看文章的長短給分, 重視文章的實質面吧!只要班上多一點同學朝這方面努力, 自己的努力就不致於被糟蹋。
同學多著眼於互評的缺點, 請同學也多想想互評帶給我們什麼好處吧!
2. Book: 芬蘭教育 世界第一的秘密
p. 114
『學得快的小孩可以自己學, 學得慢的人更需要幫忙。』
p. 139
丹麥的教科書上寫著:『學校沒有教答案的權利, 只有支援小孩學習的權利。』
p. 143
PISA 報告指出, 15 歲的青少年不可能在學校裡學習到成年以後所需的一切知識和技能, 因此, 學校教育必須為終身學習奠定穩固的知識基礎。今天, 有多大比例的學生具備了第五級閱讀能力, 可能會影響每個國家在未來的全球經濟中, 能擁有多少世界級知識工作者。
p. 154
在 PISA 調查中, 所謂的閱讀能力(reading literacy) 包括閱讀內文(content), 分析, 詮釋, 評析, 聯想, 還有書寫報告(essay) 的能力。這些統稱為閱讀能力的項目, 都必須在孩子累積閱讀的量達到相當程度, 腦中的認知概念足夠後, 才能顯現出來。
3. 天下雜誌 2008 教育專刊精彩文章閱讀
哈佛如何教出未來人才
4. 天下語音 podcasting 相關內容
經濟學人預言:部落格將走入歷史
部落格,將和PDA一起走入歷史嗎?今年夏天,美國知名部落客 傑森˙卡拉卡尼 關閉了他的部落格,只因為部落格嚴重影響他的家庭生活,英國權威雜誌《經濟學人》大膽預測,傳統部落格將走入歷史...
5. C++ Builder 程式設計
關於同學們對於互評時, 閱讀別人文章的態度的檢討, 我呼籲同學從自己做起, 請自己做到不要再看同學的姓名給分, 請自己做到不要只看文章的長短給分, 重視文章的實質面吧!只要班上多一點同學朝這方面努力, 自己的努力就不致於被糟蹋。
同學多著眼於互評的缺點, 請同學也多想想互評帶給我們什麼好處吧!
2. Book: 芬蘭教育 世界第一的秘密
p. 114
『學得快的小孩可以自己學, 學得慢的人更需要幫忙。』
p. 139
丹麥的教科書上寫著:『學校沒有教答案的權利, 只有支援小孩學習的權利。』
p. 143
PISA 報告指出, 15 歲的青少年不可能在學校裡學習到成年以後所需的一切知識和技能, 因此, 學校教育必須為終身學習奠定穩固的知識基礎。今天, 有多大比例的學生具備了第五級閱讀能力, 可能會影響每個國家在未來的全球經濟中, 能擁有多少世界級知識工作者。
p. 154
在 PISA 調查中, 所謂的閱讀能力(reading literacy) 包括閱讀內文(content), 分析, 詮釋, 評析, 聯想, 還有書寫報告(essay) 的能力。這些統稱為閱讀能力的項目, 都必須在孩子累積閱讀的量達到相當程度, 腦中的認知概念足夠後, 才能顯現出來。
3. 天下雜誌 2008 教育專刊精彩文章閱讀
哈佛如何教出未來人才
4. 天下語音 podcasting 相關內容
經濟學人預言:部落格將走入歷史
部落格,將和PDA一起走入歷史嗎?今年夏天,美國知名部落客 傑森˙卡拉卡尼 關閉了他的部落格,只因為部落格嚴重影響他的家庭生活,英國權威雜誌《經濟學人》大膽預測,傳統部落格將走入歷史...
5. C++ Builder 程式設計
Reading: 哈佛的難題: 聰明、會考試, 卻不會問問題 「怎麼教」比「教什麼」更重要
原始文章連結
作者: 李雪莉、彭昱融 出處: 天下雜誌 410期 2008/11
十月初,哈佛大學一項學生學習成效調查結果,在哈佛教授間投下了一顆震撼彈。哈佛大學伯克教學中心(Derek Bok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針對二十門課的教授、四百位學生,分別調查老師與學生是否掌握課堂「核心概念」(Big Idea)?跌破教授眼鏡的是,只有不到三成的學生,抓到教授在那門課想傳達的核心概念。
來自全美六百所頂尖高中的六千名哈佛新生,遇上不乏諾貝爾獎得主的黃金陣容教授群。頂尖的學生、優秀的教授,學習成效落差卻如此巨大,「教」與「學」之間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結果讓我們非常震驚,」哈佛大學歐洲歷史與文學教授、伯克教學中心主任威京森(James Wilkinson)接受專訪時以開放的態度分享說,「多數哈佛教授教的,並沒有自己想得那樣好。」
這是一個知識爆炸性成長,連哈佛大學教授都要重新思考怎麼教學的年代。
哈佛發現,即便是聰明又會考試的全美資優生,也經常帶著偏見的知識前來學習。他們很會考試但不會問好問題,他們習慣被動學習,導致學習成效很差。
在一個知識持續變動的時代,哈佛意識到,「如何教」比「教什麼」更重要;它們更提醒全世界各級老師與父母,在學習這條路上,角色必須調整,我們不再是單向傳遞知識的聖人(Sage),而是與學生一同探索學習的伙伴(Collaborator)。
《天下》專訪伯克教學中心主任威京森。當腦科學研究漸漸揭開了學習的本質,威京森分享,我們必須對學習過程有正確的認識與洞察。
威京森多年對學習的研究,不只對大學教授有幫助,對那些渴望提升孩子學習效能的家長們也受用無窮,專訪內容如下:
世界瞬息萬變,大學教育以「內容」來定義註定要失敗。今天重要的科目到明天可能已經被揚棄。
稍微計算大學生接受通識教育的時數,除以今日知識爆炸下可能納入通識教育的重要內容,學生完整學習各門知識的時間根本不夠。
這對當前的大學教育可說是前所未有的挑戰。學校和老師無法預知哪個領域、哪個學科在學生進入職場後會特別重要。
究竟二十一世紀的教育要帶給學生什麼?哈佛大學的博雅教育有五個目標,希望學生畢業後能夠:
一、獨自探索世界
二、建立對知識的好奇
三、具備探詢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能把找到的解決方法與他人溝通
五、培養創造力,用嶄新方式看問題
因此,大學博雅教育的關鍵在於,將教育的焦點從「內容」(學什麼)轉移至「過程」(怎麼教與如何學),思考哪些過程能夠使大學畢業生具備上述能力。
哇!原來學生是這樣學的
過去三十年對學習與教學過程的研究,讓我們更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產生許多新教學方式與工具。但研究的過程也發現,學生的學習成效並未像我們所期待或聲稱的那樣好。
其中一項有趣的發現是,過去以為大一新生帶著空空的腦袋進大學,等著學新東西,但這項假設已被推翻。
學生經常是帶著「錯誤認知」(misconception)來學習。他們帶著各式各樣源自經驗的成見進大學,其中不乏錯誤的想法。
譬如問學生,從一架飛機上拋下一個玻璃罐,罐子將直線墜落?或是往前拋射?多數的學生直覺認為應該會直直墜落,因為沒有想到罐子具有飛機上的速度。
遇到這情況,教授必須要透過實驗,改正學生錯誤的概念與邏輯。
另外,成見(prio-knowledge)對學習的影響也很深遠,如果你問哈佛學生為什麼夏天比較溫暖?他們多半會有個聽起來滿合理的答案:因為地球在夏天時比冬天更靠近太陽。
聽起來似乎有道理,但卻是錯的。若果真如此,則地球上不論任何地方,七月都該比十二月熱,但澳洲的十二月卻是在海灘上過的。學生就算沒有去過,實際查資料看看世界各地的氣溫,也會發現澳洲十二月氣溫比七月高,把南北半球的差異考慮進來,就知道答案不是如此。(編按:是因為地軸傾斜,地球公轉時受太陽直射區域為夏季)
考高分,但不會問問題
當我們更重視學生如何得到答案,而非答案本身的時候,會發現學生的思考或邏輯不夠好,求知、探尋問題的技巧其實相當糟。
哈佛成功錄取了許多考試成績非常高的學生,但考高分並不意味著更深刻的理解。
我們發現哈佛大學學生問問題的技巧並不好,要他們問出深刻的問題非常困難,但這卻是最根本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他們在進入大學前被教導了太多「答案」,好奇心早被扼殺,甚至來不及發問就被告知答案,正因為是被動學習,學習效果非常有限。
解方一 參與式學習
參與式學習(Active Learning)是透過討論、實作等方法,不只加深學生的印象,更讓學生了解到自己究竟學到了多少。譬如自己開車到某處,因為參與其中,握著方向盤主導一切,比起搭計程車,你對環境會更為熟悉。
同樣的概念也可以應用在學習過程,學生曾經親自動手解決問題、或是試著解釋給別人聽,效果遠比只聽講課更好。
解方二 讓情緒為學習加分
此外,正向情緒也在學習過程扮演重要角色。情緒與大腦記憶相輔相成,學習內容若沒有情緒的連結,新學習的知識將無法有效加入腦中。若能有效利用,情緒甚至可能與理性和學習相輔相成。
有些研究也指出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的重要,讓學生自我觀察並分析自己的學習過程,也成為未來老師需要幫學生培養的重要能力。
老師和家長不只要導正錯誤觀念,更重要是克服過去的錯誤教育(miseducation),將他們逆轉成一個有四歲孩子好奇心的十八歲青年。
解方三 老師也要磨練教學技巧
老師的角色應轉變為學生的合作者,而教育的內容更應該強調「如何教」。
冷戰時期東歐國營工廠工人描述自己假裝在工作,而國家假裝付他們薪水(付的工資很少)。
對美國的高等教育而言,我們可以這樣說:教授假裝在教書,而學生假裝好像有學到東西。
為了改善這種狀況,哈佛的做法是從阻力較小、接受度較高的新教授做起。教學中心在他們開始教課前,規劃一週的研習課程,讓他們了解教哈佛學生的基本情形、觀摩優良教學示範,也安排學生代表分享對新教授教學的看法。
另外還有教學大綱工作坊(Syllabus Workshop),我們請要開課的教授,帶著課程大綱來進行同儕互審,互相提供回饋意見,同時能訓練觀察分析、構思達成教學目標的能力。
有想像力,就有機會改變
有個簡單的做法能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教授要給學生回饋,時常告訴學生回答問題、報告的好壞,寫作技巧的進步情形等。
師生比不一定是問題。課堂提問時,只要要求學生舉手作答,並解釋給同學聽,或請學生到講台上解釋、為自己的答案辯護,就可以做到參與式學習,這在幾百人的大堂課同樣有效。
或者可以在課後發出「minute paper」,請學生花四分鐘回答兩個問題:你認為這堂課的重要觀念是什麼?你認為這堂課有什麼問題?第二個問題就能協助教授在下一堂課做出修正。
教學是可以改變的,只要有想像力!
伯克教學中心
一九七五年,美國丹佛斯基金會(the Danforth Foundation)資助哈佛、史丹佛等五所大學設立教學中心,開啟美國大學致力提升教學專業的新時代。
哈佛大學以曾任校長長達二十年的前校長伯克之名,成立伯克教學中心,三十年來,每年投入一百四十萬美元,十五名專職人員全力協助研究生和教授運用主動學習教學法,持續改善哈佛「教」與「學」的品質,多年來已成各國推動高等教育教學提升的典範。
作者: 李雪莉、彭昱融 出處: 天下雜誌 410期 2008/11
十月初,哈佛大學一項學生學習成效調查結果,在哈佛教授間投下了一顆震撼彈。哈佛大學伯克教學中心(Derek Bok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針對二十門課的教授、四百位學生,分別調查老師與學生是否掌握課堂「核心概念」(Big Idea)?跌破教授眼鏡的是,只有不到三成的學生,抓到教授在那門課想傳達的核心概念。
來自全美六百所頂尖高中的六千名哈佛新生,遇上不乏諾貝爾獎得主的黃金陣容教授群。頂尖的學生、優秀的教授,學習成效落差卻如此巨大,「教」與「學」之間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結果讓我們非常震驚,」哈佛大學歐洲歷史與文學教授、伯克教學中心主任威京森(James Wilkinson)接受專訪時以開放的態度分享說,「多數哈佛教授教的,並沒有自己想得那樣好。」
這是一個知識爆炸性成長,連哈佛大學教授都要重新思考怎麼教學的年代。
哈佛發現,即便是聰明又會考試的全美資優生,也經常帶著偏見的知識前來學習。他們很會考試但不會問好問題,他們習慣被動學習,導致學習成效很差。
在一個知識持續變動的時代,哈佛意識到,「如何教」比「教什麼」更重要;它們更提醒全世界各級老師與父母,在學習這條路上,角色必須調整,我們不再是單向傳遞知識的聖人(Sage),而是與學生一同探索學習的伙伴(Collaborator)。
《天下》專訪伯克教學中心主任威京森。當腦科學研究漸漸揭開了學習的本質,威京森分享,我們必須對學習過程有正確的認識與洞察。
威京森多年對學習的研究,不只對大學教授有幫助,對那些渴望提升孩子學習效能的家長們也受用無窮,專訪內容如下:
世界瞬息萬變,大學教育以「內容」來定義註定要失敗。今天重要的科目到明天可能已經被揚棄。
稍微計算大學生接受通識教育的時數,除以今日知識爆炸下可能納入通識教育的重要內容,學生完整學習各門知識的時間根本不夠。
這對當前的大學教育可說是前所未有的挑戰。學校和老師無法預知哪個領域、哪個學科在學生進入職場後會特別重要。
究竟二十一世紀的教育要帶給學生什麼?哈佛大學的博雅教育有五個目標,希望學生畢業後能夠:
一、獨自探索世界
二、建立對知識的好奇
三、具備探詢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能把找到的解決方法與他人溝通
五、培養創造力,用嶄新方式看問題
因此,大學博雅教育的關鍵在於,將教育的焦點從「內容」(學什麼)轉移至「過程」(怎麼教與如何學),思考哪些過程能夠使大學畢業生具備上述能力。
哇!原來學生是這樣學的
過去三十年對學習與教學過程的研究,讓我們更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產生許多新教學方式與工具。但研究的過程也發現,學生的學習成效並未像我們所期待或聲稱的那樣好。
其中一項有趣的發現是,過去以為大一新生帶著空空的腦袋進大學,等著學新東西,但這項假設已被推翻。
學生經常是帶著「錯誤認知」(misconception)來學習。他們帶著各式各樣源自經驗的成見進大學,其中不乏錯誤的想法。
譬如問學生,從一架飛機上拋下一個玻璃罐,罐子將直線墜落?或是往前拋射?多數的學生直覺認為應該會直直墜落,因為沒有想到罐子具有飛機上的速度。
遇到這情況,教授必須要透過實驗,改正學生錯誤的概念與邏輯。
另外,成見(prio-knowledge)對學習的影響也很深遠,如果你問哈佛學生為什麼夏天比較溫暖?他們多半會有個聽起來滿合理的答案:因為地球在夏天時比冬天更靠近太陽。
聽起來似乎有道理,但卻是錯的。若果真如此,則地球上不論任何地方,七月都該比十二月熱,但澳洲的十二月卻是在海灘上過的。學生就算沒有去過,實際查資料看看世界各地的氣溫,也會發現澳洲十二月氣溫比七月高,把南北半球的差異考慮進來,就知道答案不是如此。(編按:是因為地軸傾斜,地球公轉時受太陽直射區域為夏季)
考高分,但不會問問題
當我們更重視學生如何得到答案,而非答案本身的時候,會發現學生的思考或邏輯不夠好,求知、探尋問題的技巧其實相當糟。
哈佛成功錄取了許多考試成績非常高的學生,但考高分並不意味著更深刻的理解。
我們發現哈佛大學學生問問題的技巧並不好,要他們問出深刻的問題非常困難,但這卻是最根本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他們在進入大學前被教導了太多「答案」,好奇心早被扼殺,甚至來不及發問就被告知答案,正因為是被動學習,學習效果非常有限。
解方一 參與式學習
參與式學習(Active Learning)是透過討論、實作等方法,不只加深學生的印象,更讓學生了解到自己究竟學到了多少。譬如自己開車到某處,因為參與其中,握著方向盤主導一切,比起搭計程車,你對環境會更為熟悉。
同樣的概念也可以應用在學習過程,學生曾經親自動手解決問題、或是試著解釋給別人聽,效果遠比只聽講課更好。
解方二 讓情緒為學習加分
此外,正向情緒也在學習過程扮演重要角色。情緒與大腦記憶相輔相成,學習內容若沒有情緒的連結,新學習的知識將無法有效加入腦中。若能有效利用,情緒甚至可能與理性和學習相輔相成。
有些研究也指出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的重要,讓學生自我觀察並分析自己的學習過程,也成為未來老師需要幫學生培養的重要能力。
老師和家長不只要導正錯誤觀念,更重要是克服過去的錯誤教育(miseducation),將他們逆轉成一個有四歲孩子好奇心的十八歲青年。
解方三 老師也要磨練教學技巧
老師的角色應轉變為學生的合作者,而教育的內容更應該強調「如何教」。
冷戰時期東歐國營工廠工人描述自己假裝在工作,而國家假裝付他們薪水(付的工資很少)。
對美國的高等教育而言,我們可以這樣說:教授假裝在教書,而學生假裝好像有學到東西。
為了改善這種狀況,哈佛的做法是從阻力較小、接受度較高的新教授做起。教學中心在他們開始教課前,規劃一週的研習課程,讓他們了解教哈佛學生的基本情形、觀摩優良教學示範,也安排學生代表分享對新教授教學的看法。
另外還有教學大綱工作坊(Syllabus Workshop),我們請要開課的教授,帶著課程大綱來進行同儕互審,互相提供回饋意見,同時能訓練觀察分析、構思達成教學目標的能力。
有想像力,就有機會改變
有個簡單的做法能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教授要給學生回饋,時常告訴學生回答問題、報告的好壞,寫作技巧的進步情形等。
師生比不一定是問題。課堂提問時,只要要求學生舉手作答,並解釋給同學聽,或請學生到講台上解釋、為自己的答案辯護,就可以做到參與式學習,這在幾百人的大堂課同樣有效。
或者可以在課後發出「minute paper」,請學生花四分鐘回答兩個問題:你認為這堂課的重要觀念是什麼?你認為這堂課有什麼問題?第二個問題就能協助教授在下一堂課做出修正。
教學是可以改變的,只要有想像力!
伯克教學中心
一九七五年,美國丹佛斯基金會(the Danforth Foundation)資助哈佛、史丹佛等五所大學設立教學中心,開啟美國大學致力提升教學專業的新時代。
哈佛大學以曾任校長長達二十年的前校長伯克之名,成立伯克教學中心,三十年來,每年投入一百四十萬美元,十五名專職人員全力協助研究生和教授運用主動學習教學法,持續改善哈佛「教」與「學」的品質,多年來已成各國推動高等教育教學提升的典範。
星期四, 11月 13, 2008
Week 10: 期中成績小結算
本週請同學結算自己上半學期的平時成績。
一共有 6 次作業,
每次作業請取得分較高的10個評分
A = 10 分, B = 5 分, C = 2 分
累積總分, 然後將 6 次作業平均,
就是自己的上半學期的平時成績。
請同學將細項列出, 並寫一篇檢討報告貼到作業部落格中。
期末總成績=
上半學期的平時成績 40%
下半學期的平時成績 40%
自己評分 10%
老師評分 10%
一共有 6 次作業,
每次作業請取得分較高的10個評分
A = 10 分, B = 5 分, C = 2 分
累積總分, 然後將 6 次作業平均,
就是自己的上半學期的平時成績。
請同學將細項列出, 並寫一篇檢討報告貼到作業部落格中。
期末總成績=
上半學期的平時成績 40%
下半學期的平時成績 40%
自己評分 10%
老師評分 10%
星期二, 11月 11, 2008
News: Google 將販賣絕版書電子版
原始新聞連結
(中時 2008/11/11 實習編譯嚴慧珍 綜合報導)
網路巨擘 Google 與美國出版商協會 (AAP)、美國作家協會 (AG) 著作權訴訟戰終於在上周告一段落。目前三方已達成協議,同意 Google 販賣有著作權的絕版書電子版。專家指出這項協議將加速圖書電子化,可謂出版界科技大躍進。
AG、AAP 分別於 2005 年九、十月針對 Google 的線上圖書搜尋計畫 (Book Search) 提出著作權訴訟,纏訟三年後,三方好不容易達成共識,該協議仍待美國法院批准。根據協議內容,Google 將與出版商、作家共享電子書販售收益。
其 實,圖書數位化早已行之有年。繼 Google 之後,雅虎、微軟亦分別推出內容聯盟 (Open Content Alliance)、MSN 書籍搜尋計畫 (MSN Book Search)。由多家歐洲國立圖書館與檔案館共同籌畫的歐洲數位圖書館 (Europeana) 亦將於本月廿日正式開幕,提供書籍、影片、繪畫、報紙、錄音檔等文史資料供民眾查閱,其中包括奧地利國圖提供的莫札特書信,法國國圖亦將提供莫札特早期作 品。
圖書數位化無疑是未來的趨式。根據 AAP 的調查,美國今年前九個月的書籍銷售量滑落 1.5%; 反之,電子書的銷售額卻開出紅盤,今年的批發銷售量較去年成長了 55%。上個月與法蘭克福書展一同公布的調查亦指出,四成書籍出版專家認為,2018 年之前電子書銷售量將超越紙本印刷書。幫助民眾自製書籍的矽谷公司 Blurb 亦指出,書籍市場與唱片市場一樣,陷入危機,四面楚歌。倫敦企鵝集團數位出版主任吉娜維芙 (Genevieve Shore) 十分看好電子書的前景,她表示即便電子書目前的收益還不到企鵝集團全球銷售額的一成,但 Google 與 AAP、AG 簽署的這項協議將成為圖書數位化的催化劑。
(中時 2008/11/11 實習編譯嚴慧珍 綜合報導)
網路巨擘 Google 與美國出版商協會 (AAP)、美國作家協會 (AG) 著作權訴訟戰終於在上周告一段落。目前三方已達成協議,同意 Google 販賣有著作權的絕版書電子版。專家指出這項協議將加速圖書電子化,可謂出版界科技大躍進。
AG、AAP 分別於 2005 年九、十月針對 Google 的線上圖書搜尋計畫 (Book Search) 提出著作權訴訟,纏訟三年後,三方好不容易達成共識,該協議仍待美國法院批准。根據協議內容,Google 將與出版商、作家共享電子書販售收益。
其 實,圖書數位化早已行之有年。繼 Google 之後,雅虎、微軟亦分別推出內容聯盟 (Open Content Alliance)、MSN 書籍搜尋計畫 (MSN Book Search)。由多家歐洲國立圖書館與檔案館共同籌畫的歐洲數位圖書館 (Europeana) 亦將於本月廿日正式開幕,提供書籍、影片、繪畫、報紙、錄音檔等文史資料供民眾查閱,其中包括奧地利國圖提供的莫札特書信,法國國圖亦將提供莫札特早期作 品。
圖書數位化無疑是未來的趨式。根據 AAP 的調查,美國今年前九個月的書籍銷售量滑落 1.5%; 反之,電子書的銷售額卻開出紅盤,今年的批發銷售量較去年成長了 55%。上個月與法蘭克福書展一同公布的調查亦指出,四成書籍出版專家認為,2018 年之前電子書銷售量將超越紙本印刷書。幫助民眾自製書籍的矽谷公司 Blurb 亦指出,書籍市場與唱片市場一樣,陷入危機,四面楚歌。倫敦企鵝集團數位出版主任吉娜維芙 (Genevieve Shore) 十分看好電子書的前景,她表示即便電子書目前的收益還不到企鵝集團全球銷售額的一成,但 Google 與 AAP、AG 簽署的這項協議將成為圖書數位化的催化劑。
星期四, 10月 30, 2008
星期四, 10月 23, 2008
Week 7: C++ Builder Programming - Basis of Image Processing
1. C++ Builder Programming - Basis of Image Processing
a. 動態宣告二維陣列
b. ProgressBar, Position, Max, Step, Step();
c. Label, Caption, AnstString();
d. 字串連接之運算 "+"
e. ShowMessage("Hello!");
f. RGB(23, 58, 77);
g. Image1->Canvas->Pixels[j][i];
2. 下週課程內容為專家演講
地點: S516
講者: 瞿忠正 教授 (國立國防大學 中正理工學院 電機系)
題目: 淺談智慧型影像式偵測辨識系統之應用
注意事項!
教室出入口在講台兩側, 請勿遲到, 以免影響演講進行
a. 動態宣告二維陣列
b. ProgressBar, Position, Max, Step, Step();
c. Label, Caption, AnstString();
d. 字串連接之運算 "+"
e. ShowMessage("Hello!");
f. RGB(23, 58, 77);
g. Image1->Canvas->Pixels[j][i];
2. 下週課程內容為專家演講
地點: S516
講者: 瞿忠正 教授 (國立國防大學 中正理工學院 電機系)
題目: 淺談智慧型影像式偵測辨識系統之應用
注意事項!
教室出入口在講台兩側, 請勿遲到, 以免影響演講進行
Vote: Come With Music 原文報導之閱讀
上星期的課堂上, 我們位同學導讀了 Come With Music 講義的第一頁, 不知道同學覺不覺得故事本身相當精彩?
完全的原文資料, 沒有中譯本, 請問課堂結束後, 你會繼續把文章讀完嗎? 請同學踴躍投票吧!
完全的原文資料, 沒有中譯本, 請問課堂結束後, 你會繼續把文章讀完嗎? 請同學踴躍投票吧!
星期四, 10月 16, 2008
Week 6: 數位音樂的最新發展
1. 完成 Week 5, 6 兩週的作業分享。
2. 數位音樂的最新發展
The Economist: Finland/World telecoms: Qualms with music
3. C++ Builder 程式教學:
本週沒有新進度, 不過同學可以嘗試自己練習把陣列中的色彩值用互補色取代, 然後將新的陣列放到另一張一樣大小的影像, 最後另存新檔。自己有嘗試練習過, 下週上課時, 就會得心應手, 事半功倍。
友善提醒: 下週上課前, 我們會先檢查同學寫的程式, 才會開始新的進度。沒有自己寫程式的同學, 我們會請你簽名, 扣總分10分, 無故沒來上課的同學視同沒有寫程式辦理。
4. 多閱讀吧, 同學們 !
News: 芬蘭前教部次長南大演講 強調閱讀教育
在全球四十五個國家地區中,台灣學生每天課外閱讀比率排名倒數第一,原因出在台灣學生視閱讀為功課,而不是興趣,缺少獨自閱讀的時間是關鍵。
2. 數位音樂的最新發展
The Economist: Finland/World telecoms: Qualms with music
3. C++ Builder 程式教學:
本週沒有新進度, 不過同學可以嘗試自己練習把陣列中的色彩值用互補色取代, 然後將新的陣列放到另一張一樣大小的影像, 最後另存新檔。自己有嘗試練習過, 下週上課時, 就會得心應手, 事半功倍。
友善提醒: 下週上課前, 我們會先檢查同學寫的程式, 才會開始新的進度。沒有自己寫程式的同學, 我們會請你簽名, 扣總分10分, 無故沒來上課的同學視同沒有寫程式辦理。
4. 多閱讀吧, 同學們 !
News: 芬蘭前教部次長南大演講 強調閱讀教育
在全球四十五個國家地區中,台灣學生每天課外閱讀比率排名倒數第一,原因出在台灣學生視閱讀為功課,而不是興趣,缺少獨自閱讀的時間是關鍵。
星期三, 10月 15, 2008
The Economist: Finland/World telecoms: Qualms with music
By THE ECONOMIST
From The Economist
Published: October 06, 2008
Cross-subsidised subscriptions offer a promising new model—if the sums add up.
IT IS a gift that keeps on giving—for a year, at least. Starting in Britain this month, buyers of some handsets made by Nokia will be able to download as much digital music as they like. The handsets, starting with a model costing £130 ($230), are bundled with a year's free online-music subscription, called "Comes With Music" (CWM), launched on October 2nd. You can download music, and listen to it, on both the handset and your PC. Once the subscription expires at the end of the year, you can still listen to the tracks.
Nokia's new handsets are sure to appear under many Christmas trees this year. The offer of unlimited downloads will appeal to teenagers; and parents will not have to worry about their children getting caught downloading music illegally, or spending a fortune at online music-stores. But CWM and similar subscription services are also being touted as a potentially life-saving gift to the ailing music industry. That is because they cleverly reconcile the demands of teenagers, who think music should be free, with those of record companies, which want to make money.
The world's biggest handset-maker has pulled this off by acting as a go-between: it licenses music from the four major labels and some independent record firms at a discount, tags some of the cost onto the device's purchasing price and absorbs the rest itself. Such a deal is made possible by a convergence of interests. Sales of digital music are growing, but not fast enough to offset falling sales of CDs, partly because of internet piracy (see chart). Record companies are realising that their efforts to get young music fans to pay up are not working. Many are unwilling, or unable, to pay for downloads, and legal action results in bad publicity. So something new is needed. Nokia, for its part, wants to move beyond hardware, and considers music a way to kick-start Ovi, its new initiative to offer a range of mobile-internet services.
Both camps also have a common interest in reining in Apple, the computer-maker that dominates digital music with its iTunes download service and iPod music-players. At the moment, record labels have to accept Apple's terms. A strong rival service from Nokia could strengthen their negotiating hand. As for Nokia, it hopes to catch up with iTunes and defend its core market against Apple's iPhone handset.
CWM is the most prominent example of a wider trend. Other companies have also started to combine their offerings with similar "all you can eat" music subscriptions. TDC, a Danish telecoms operator, has bundled such a service with its broadband connections. Orange, a European mobile operator, has launched Musique Max, which combines unlimited music downloads with a mobile-broadband service for €12 ($17) a month. And Sony Ericsson, another handset-maker, is planning to launch an unlimited music service called "PlayNow plus", which will be offered to consumers via mobile operators.
Will this new model work? For the record labels CWM is likely to be a good deal. If they receive, as some analysts have estimated, a total of €4 ($5.60) per handset per month (about half the cost of all-you-can-eat subscription services on the internet) and Nokia sells 5m CWM handsets, the additional income would add up to €240m ($338m)—equivalent to more than 1% of global recorded-music sales in 2007 and 12% of the digital business. The potential market is far bigger: last year Nokia sold 146m phones that can play music.
But Paul Jackson of Forrester, a market-research firm, worries that Nokia will end up overpaying. The firm has not released details of its agreement with the record companies, but it is said that they will receive a fixed fee per handset, have been guaranteed a large number of handset sales, and will receive additional fees once a subscriber exceeds a certain number of downloads. So the promise of "unlimited" music is actually subject to a "fair use" limit, beyond which access will be cut off.
The economics of CWM will become clearer when Nokia reveals what exactly will happen after the 12 months of free downloads are over. The company hopes that most owners will simply buy a new CWM handset, says Elizabeth Schimel, the head of Nokia's music business, since teenagers like to be seen with the latest model. (CWM could thus encourage people to upgrade their handsets more often than they otherwise would have.) But customers will also be offered the chance to switch to Ovi's paid-for music service.
The cost of that service will indicate the extent to which Nokia is underwriting the free CWM service. The level of subsidy will also determine how long CWM will remain in its current form. At the moment, Nokia's priority is to get Ovi off the ground. But over time, the firm's willingness to absorb some of the cost of a music subscription may well diminish, says Mark Mulligan of Jupiter, another market-research firm. Either the labels will have to make do with less, or other firms, such as the mobile operators, will have to pitch in. Consumers are unlikely to contribute much, simply because they will refuse to: take-up of subscription-based music services has been disappointing so far.
Even if the sums do add up, the new model may face other problems. To start with, the services will be available in only a few countries and will not compete directly: CWM in Britain (and, perhaps, India soon), Musique Max in France and PlayNow plus in Sweden. But as these services spread and start to compete, consumers may object to the fact that they are not compatible with each other. Next, record labels may have second thoughts about appearing to allow other firms to give away their wares—even if they are, in fact, paid for behind the scenes. Subsidised subscriptions will only strengthen the widely held belief that music should be free. "They are another step in the commoditisation of music," says David MacQueen of Strategy Analytics, a consultancy.
That said, unlimited music services could help to reduce piracy, by making it unnecessary. With services such as CWM, "the person with a hard-drive with 60,000 stolen files is all of a sudden deeply uncool, as other people have access to everything," says Rob Wells, a senior executive at Universal, the world's biggest record company and the label that is most keen on CWM. But they could also undermine people's willingness to pay for CDs and music downloads from iTunes and other online stores, as avid consumers of music switch to unlimited, free services instead.
"CWM is almost too good for its own good," says Jupiter's Mr Mulligan. The impact of such services is uncertain; there are many details still to be worked out; and even then they will not solve all of the industry's problems. But they are potentially a big step forward.
From The Economist
Published: October 06, 2008
Cross-subsidised subscriptions offer a promising new model—if the sums add up.
IT IS a gift that keeps on giving—for a year, at least. Starting in Britain this month, buyers of some handsets made by Nokia will be able to download as much digital music as they like. The handsets, starting with a model costing £130 ($230), are bundled with a year's free online-music subscription, called "Comes With Music" (CWM), launched on October 2nd. You can download music, and listen to it, on both the handset and your PC. Once the subscription expires at the end of the year, you can still listen to the tracks.
Nokia's new handsets are sure to appear under many Christmas trees this year. The offer of unlimited downloads will appeal to teenagers; and parents will not have to worry about their children getting caught downloading music illegally, or spending a fortune at online music-stores. But CWM and similar subscription services are also being touted as a potentially life-saving gift to the ailing music industry. That is because they cleverly reconcile the demands of teenagers, who think music should be free, with those of record companies, which want to make money.
The world's biggest handset-maker has pulled this off by acting as a go-between: it licenses music from the four major labels and some independent record firms at a discount, tags some of the cost onto the device's purchasing price and absorbs the rest itself. Such a deal is made possible by a convergence of interests. Sales of digital music are growing, but not fast enough to offset falling sales of CDs, partly because of internet piracy (see chart). Record companies are realising that their efforts to get young music fans to pay up are not working. Many are unwilling, or unable, to pay for downloads, and legal action results in bad publicity. So something new is needed. Nokia, for its part, wants to move beyond hardware, and considers music a way to kick-start Ovi, its new initiative to offer a range of mobile-internet services.
Both camps also have a common interest in reining in Apple, the computer-maker that dominates digital music with its iTunes download service and iPod music-players. At the moment, record labels have to accept Apple's terms. A strong rival service from Nokia could strengthen their negotiating hand. As for Nokia, it hopes to catch up with iTunes and defend its core market against Apple's iPhone handset.
CWM is the most prominent example of a wider trend. Other companies have also started to combine their offerings with similar "all you can eat" music subscriptions. TDC, a Danish telecoms operator, has bundled such a service with its broadband connections. Orange, a European mobile operator, has launched Musique Max, which combines unlimited music downloads with a mobile-broadband service for €12 ($17) a month. And Sony Ericsson, another handset-maker, is planning to launch an unlimited music service called "PlayNow plus", which will be offered to consumers via mobile operators.
Will this new model work? For the record labels CWM is likely to be a good deal. If they receive, as some analysts have estimated, a total of €4 ($5.60) per handset per month (about half the cost of all-you-can-eat subscription services on the internet) and Nokia sells 5m CWM handsets, the additional income would add up to €240m ($338m)—equivalent to more than 1% of global recorded-music sales in 2007 and 12% of the digital business. The potential market is far bigger: last year Nokia sold 146m phones that can play music.
But Paul Jackson of Forrester, a market-research firm, worries that Nokia will end up overpaying. The firm has not released details of its agreement with the record companies, but it is said that they will receive a fixed fee per handset, have been guaranteed a large number of handset sales, and will receive additional fees once a subscriber exceeds a certain number of downloads. So the promise of "unlimited" music is actually subject to a "fair use" limit, beyond which access will be cut off.
The economics of CWM will become clearer when Nokia reveals what exactly will happen after the 12 months of free downloads are over. The company hopes that most owners will simply buy a new CWM handset, says Elizabeth Schimel, the head of Nokia's music business, since teenagers like to be seen with the latest model. (CWM could thus encourage people to upgrade their handsets more often than they otherwise would have.) But customers will also be offered the chance to switch to Ovi's paid-for music service.
The cost of that service will indicate the extent to which Nokia is underwriting the free CWM service. The level of subsidy will also determine how long CWM will remain in its current form. At the moment, Nokia's priority is to get Ovi off the ground. But over time, the firm's willingness to absorb some of the cost of a music subscription may well diminish, says Mark Mulligan of Jupiter, another market-research firm. Either the labels will have to make do with less, or other firms, such as the mobile operators, will have to pitch in. Consumers are unlikely to contribute much, simply because they will refuse to: take-up of subscription-based music services has been disappointing so far.
Even if the sums do add up, the new model may face other problems. To start with, the services will be available in only a few countries and will not compete directly: CWM in Britain (and, perhaps, India soon), Musique Max in France and PlayNow plus in Sweden. But as these services spread and start to compete, consumers may object to the fact that they are not compatible with each other. Next, record labels may have second thoughts about appearing to allow other firms to give away their wares—even if they are, in fact, paid for behind the scenes. Subsidised subscriptions will only strengthen the widely held belief that music should be free. "They are another step in the commoditisation of music," says David MacQueen of Strategy Analytics, a consultancy.
That said, unlimited music services could help to reduce piracy, by making it unnecessary. With services such as CWM, "the person with a hard-drive with 60,000 stolen files is all of a sudden deeply uncool, as other people have access to everything," says Rob Wells, a senior executive at Universal, the world's biggest record company and the label that is most keen on CWM. But they could also undermine people's willingness to pay for CDs and music downloads from iTunes and other online stores, as avid consumers of music switch to unlimited, free services instead.
"CWM is almost too good for its own good," says Jupiter's Mr Mulligan. The impact of such services is uncertain; there are many details still to be worked out; and even then they will not solve all of the industry's problems. But they are potentially a big step forward.
News: 蘋果新款 MacBook 今發表
蘋果新筆電 效能快六倍 千元有找
台灣醒報 2008/10/15 記者楊迺仁報導
原始新聞連結
蘋果台北時間今日凌晨一點,發表最新 MacBook 系列產品,MacBook Pro,採用一體成形鋁製外殼,顯示效能快六倍,陽春版售價更只要 999美元,是蘋果筆電首款低於一千美元的機種。但執行長賈柏斯發言時間大幅縮短,引發外界對賈柏斯健康的疑慮,蘋果股價更因此大跌 5.6%。蘋果執行長賈柏斯雖仍如往常,出現在蘋果產品發表會上,但已不像過去一樣,全程主導記者會的進行,被外界視為最可能成為接班人的營運長 Tim Cook,反而成為記者會上的焦點。 Tim Cook 指出,蘋果電腦過去四年的市佔率比市場平均值快,如美國零售市場市佔率已由個位數,增加到 17.6%。在主要大學市場,市佔率更由 15% 拉升到接近 50%。今年第一到第三季銷售量超過 700 萬台,已達到去年全年的銷售水準。 新款 MacBook Pro 的特色包括採用一體成形的鋁製外殼,雖然還無法變得跟 MacBook Air 這麼薄,但 0.95 吋的厚度,已是 MacBook 專業機種體積最小的機種。整合顯示晶片採用 Nvidia GeForce 9400M,效能效能快了六倍。 蘋果 MacBook Pro 15.4 吋機種售價為 1,999 美元及 2,499 美元,後者的 CPU 時脈更快,記憶體容量也多了兩倍。
蘋果宣布 入門等級筆電降價
中央社翻譯 路透加州古柏迪諾 14 日電
原始新聞連結
為因應全球經濟不景氣導致消費者支出更加精打細算,蘋果公司(Apple)今天宣布降低入門款式筆記型電腦價格至 999 美元,同時也推出一系列售價從 1299 美元起跳的鋁殼電腦。
不過,蘋果股價在那斯達克賣壓影響下今天最早卻跌了百分之 5,最後下跌幅度回到百分之 3,以106.99 美元收盤。自從上週蘋果邀請媒體記者參加筆記型電腦發表會之後,股價就持續走高,漲幅大約百分之 20。之前許多分析師則預測,蘋果入門款式筆記型電腦可能降價到 899 美元。
Piper Jaffray 分析師孟斯特(Gene Munster)指出:「以未來幾個月來看,對股價則是好事」。他表示,雖然價格不如原先華爾街預期的那麼低廉,但這些入門款式電腦看起來其實相當不錯。
低價筆電魅力難敵 蘋果新款 MacBook 今發表 售價 2 萬 5?
NOWNews 2008/10/14 10:56 記者蘇湘雲 台北報導
原始新聞連結
蘋果電腦公司今(14)日將在美國加州總部發表新款 MacBook,預料其中將有一款低價到 800 美元(約台幣 2 萬 5 千元)的 10.2 吋「低價」小筆電,是蘋果首款低於一千美元的產品。
小筆電 (Netbook) 的魅力,讓一向以造型設計取勝的 Apple 也難抵擋,雖然蘋果公司透過電子郵件寄發的邀請函中,僅有「焦點轉向筆記型電腦」一句話,不過,市場盛傳,蘋果將一改售價高不可攀的形象,首度推出一款「手頭緊也買得起」的機型,但是相對於其他家最高二萬元有找的小筆電而言,蘋果新款小筆電的報價仍是最高檔次的價位。
據傳,蘋果此次將發表 12 款新筆電,其中將有 13.3 吋及 14.1 吋兩款 MacBook 採用「BRICK」鋁製一體成型、雷射切割技術,被視為取代現行的 MackBook 系列的新一代產品,預估每月出貨量可達 40 至 50 萬台;在價格方面,最高的一款售價可達 3100 美元。
IDC 今年第二季全美 NB 市佔率數據顯市,蘋果電腦佔 8.1%,排名第三,落後於戴爾的 31.9% 及惠普的 24.9%,市場認為,其中有部份原因是蘋果走高價位、高品質路線所造成的結果,分析師指出,一旦蘋果 NB 從現在開始採低價策略,戴爾、惠普仍然勢必將有所因應。
蘋果旗下現有三款筆電,分別為 MacBook、MacBook Pro 及 MacBook Air;其中 MacBook Air 今年初上市,蘋果執行長喬布斯從牛皮紙袋拿出 MacBook Air 的開場,堪稱一絕,雖然銷售數量少,但卻帶起業界輕薄 NB 風潮。
星期三, 10月 08, 2008
Week 5: 數位音樂的發展
1. C++ Builder 程式設計
a. 動態宣告二維陣列
2. 數位音樂的發展:
a. 從成大 mp3 事件談起...
b. Thoughts on Music, by Steve Jobs
c. radiohead & prince
3. 微型部落格:
a. twitter
b. buboo
4. 空中英語教室
Tell Us: podcast 意見調查
a. 動態宣告二維陣列
2. 數位音樂的發展:
a. 從成大 mp3 事件談起...
b. Thoughts on Music, by Steve Jobs
c. radiohead & prince
3. 微型部落格:
a. twitter
b. buboo
4. 空中英語教室
Tell Us: podcast 意見調查
If the Studio Classroom English Chat Room was available as a podcast (播客), which of these would be your reaction?
a. Great! I would subscribe to it and listen to it on my mp3 player
b. I would not be interested
c. What's a podcast?
星期一, 10月 06, 2008
Thoughts on Music, by Steve Jobs
Original Link
Steve Jobs
February 6, 2007
With the stunning global success of Apple’s iPod music player and iTunes online music store, some have called for Apple to “open” the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RM) system that Apple uses to protect its music against theft, so that music purchased from iTunes can be played on digital devices purchased from other companies, and protected music purchased from other online music stores can play on iPods. Let’s examin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how we got here, then look at three possible alternatives for the future.
To begin, it is useful to remember that all iPods play music that is free of any DRM and encoded in “open” licensable formats such as MP3 and AAC. iPod users can and do acquire their music from many sources, including CDs they own. Music on CDs can be easily imported into the freely-downloadable iTunes jukebox software which runs on both Macs and Windows PCs, and is automatically encoded into the open AAC or MP3 formats without any DRM. This music can be played on iPods or any other music players that play these open formats.
...
延伸閱讀: 蘋果 CEO 籲唱片界: 解放音樂 放棄 DRM 技術
Steve Jobs
February 6, 2007
With the stunning global success of Apple’s iPod music player and iTunes online music store, some have called for Apple to “open” the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RM) system that Apple uses to protect its music against theft, so that music purchased from iTunes can be played on digital devices purchased from other companies, and protected music purchased from other online music stores can play on iPods. Let’s examin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how we got here, then look at three possible alternatives for the future.
To begin, it is useful to remember that all iPods play music that is free of any DRM and encoded in “open” licensable formats such as MP3 and AAC. iPod users can and do acquire their music from many sources, including CDs they own. Music on CDs can be easily imported into the freely-downloadable iTunes jukebox software which runs on both Macs and Windows PCs, and is automatically encoded into the open AAC or MP3 formats without any DRM. This music can be played on iPods or any other music players that play these open formats.
...
延伸閱讀: 蘋果 CEO 籲唱片界: 解放音樂 放棄 DRM 技術
Olds: Radiohead 新專輯 你決定價格
這不算新聞, 因為是去年今天的議題了....
2007 年 10 月 06 日 新聞懶人包
音樂新時代來臨? Radiohead 新專輯 你決定價格
Thom Yorke performs with Radiohead
at the Carling Apollo Hammersmith in London, England.
Jo Hale / Getty Images
睽違四年未發片的著名英國搖滾樂團「Radiohead」本周宣布,十日起網友可從網站(www.inrainbows.com)下載整張新專輯《In Rainbows》。除30元工本費,每首價格由你決定,不喜歡的甚至不必付費,這項創舉可能改變音樂工業的經濟架構。...
延伸閱讀:
1. Radiohead Says: Pay What You Want
2. Why Prince's Free CD Ploy Worked
The Daily Mail and the Prince DVD
Paul Ellis / AFP / Getty
2007 年 10 月 06 日 新聞懶人包
音樂新時代來臨? Radiohead 新專輯 你決定價格
Thom Yorke performs with Radiohead
at the Carling Apollo Hammersmith in London, England.
Jo Hale / Getty Images
睽違四年未發片的著名英國搖滾樂團「Radiohead」本周宣布,十日起網友可從網站(www.inrainbows.com)下載整張新專輯《In Rainbows》。除30元工本費,每首價格由你決定,不喜歡的甚至不必付費,這項創舉可能改變音樂工業的經濟架構。...
延伸閱讀:
1. Radiohead Says: Pay What You Want
2. Why Prince's Free CD Ploy Worked
The Daily Mail and the Prince DVD
Paul Ellis / AFP / Getty
bnext: 雲端運算風暴來襲
不景氣的年代,企業如何節省成本、提升效率?雲端風暴是下一個你不能不知道的新概念。它背後潛藏的龐大商機,吸引 Google、微軟等大廠積極搶進;它所引發的強力風暴,更加速產業鏈的成形,讓企業減少資訊架構的投資,同時卻享有更強力的運算資源;它的巨大影響力,讓個人到企業均身陷其中。撰文=張玉琦
「雲端,是我們不得不發展出來的技術,」趨勢科技台灣區資深技術顧問戴燊說。約莫是五年前,趨勢科技開始覺得在跟病毒永無止盡的對抗中,漸居下風。批次更新的病毒碼,不僅檔案越變越大,更無法追上新病毒產生的速度(平均每四秒就有一個新病毒)。
趨勢認知到,與網路上流竄的病毒對抗,得要找到新方法。趨勢因應之道,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網路來的病毒,就得在網路上解決。具體作法,就是在網路上架一朵「防毒雲」,使用者不用像過去,得要把病毒碼下載到自己的電腦更新,只要透過網路連上防毒雲,就能即時在網路上偵測病毒,既節省硬碟空間,也可縮短因應病毒爆發的處理時間。對趨勢來說,不用像過去要一一通知用戶有新病毒出現,得進行病毒碼更新,只需要把最新的防毒碼放在雲上,用戶連上網路就能自動偵測,網頁瀏覽過程中,在使用者的電腦上,會直接詢問雲網頁是否安全,與病毒的作戰可因此爭取更多預防時間,大幅降低病毒爆發的機會。
趨勢科技董事長張明正在今年趨勢二十週年記者會上這麼說:「雲端運算時代已經來臨。」因為雲端運算徹底改變與用戶往來的方式,過去是趨勢一一面對每位用戶,現在則是趨勢與用戶之間,透過雲溝通往來。
雲端運算最簡單的意涵,就是將運算能力提供出來作為一種服務,企業或個人可以透過網路取得。使用者所需的資料,不用儲存在個人電腦上,而是放在網路的「雲」上面,在任何可以使用網路的地方就可以使用。雲代表了規模龐大的運算能力,由服務供應商建造大型機房,提供各種軟體應用,讓用戶隨時使用媲美超級電腦的運算能力與最新應用軟體,同時間卻不曉得伺服器的位置或資料的所在,就像是天上的雲一般,虛無飄渺又抬頭即見。
不景氣下的新省錢術
在不景氣的年代,使用雲端運算可直接幫企業節省成本、提升效率。根據 Gartner 研究指出,企業每 10 元的 IT 投資中,約有八元是用在既有系統的維修,而非更新升級,若能將企業內部的 IT 架構,交給雲端運算的服務供應商,就可把這 80% 的維護費用大幅降低,將資金投資在研發、行銷等企業更核心的領域。
雲端運算已經被視為繼 Web 2.0之後,下一波科技產業的重要商機。根據美林證券估計,未來五年全球雲端運算市場規模將達到九百五十億美元,占全世界軟體市場的 12%。Gartner 的報告則認為,至 2012 年有 80%《財星》五百大企業會使用各式不同的雲端運算服務。
雲端運算背後龐大的商機潛力,使 Google、微軟、Amazon、IBM、甲骨文(Oracle)、惠普、戴爾、昇陽(Sun)等各種科技大廠,都在今年大舉跨入雲端運算領域,搶占先機。
雲端運算在近來刮起大風暴,關鍵原因在於網路就像水、電一樣,是無所不在的生活必需品,不只有在書房、辦公室才需要。一方面,根據 Jupiter Research 估計,全球上網人口至 2011 年將達 20 億,另一方面,則是行動裝置快速成長,難以計數的可連網裝置從電腦、手機一直到汽車、家電甚至相機。使用者在電腦上的資料,也需要在手機上使用,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資料放到網路上,上網就能取得,不用把同一份資料在不同上網工具中轉來轉去。
和 Web 2.0 類似的,雲端服務也是從消費者先行,再逐步發展出商業模式。許多人可能不知道,當你開啟 Gmail 帳戶、在 MSN 分享空間撰寫部落格、在 Flickr 分享照片的同時,你已經進入了雲端。資料的儲存與取得都透過網路來進行,消費者本身並不知道資料確實的所在地,也不負責軟硬體的更新,一切都由雲主動處理。
雲端運算不僅止給消費者使用,就企業端來說,電力、空間與資訊設備維修費用的高漲,加上對系統效率與效能的要求,是將企業推往雲端服務的主要因素。接下來的雲端服務就像電力一樣隨插即用。60 年代的大企業需要在工廠附近自備發電機,因為擔心公用電力不穩定。「現在大家對電力的信賴,未來也會成為對雲端服務的信賴,」Google 在台大力推動雲端計畫的軟體工程師葉平說。
Google、微軟積極推動
葉平表示,過去新技術的推廣是沿著學界、政府、業界這條線發展,最後才是個人,現在個人反而變成新技術的最新採用者。
積極推廣雲端服務的 Google,也是從消費者開始,逐漸往企業端發展。漸次成形的 Google Apps就是網路辦公室軟體,包括信箱、文件、投影片等。但 Google 並不因此而滿足,今年才上線的Google App Engine,更是一個網路平台,讓開發者可自行建立網路應用程式。
Google 之外,微軟是另外一家積極推動雲端運算的大廠。微軟的策略是軟體+服務,強調產品的彈性化。十月微軟將發表最新的消費者產品線 live 與企業版 Online 動態,打算針對每一種現有的軟體,發展出相應的雲端服務。
舉例來說,Exchange 就會有對應的 Exchange Online,CRM 軟體也會有 CRM Online。據美國《商業週刊》引用高盛調查指出,有 9% 的受訪者打算除了現有軟體,額外使用更多微軟的雲端服務。台灣微軟開發工具暨平台推廣處副總經理劉念臻說:「這就像交通工具的演進,不會因為有了飛機,大家都只坐飛機,而是依據不同的需求選擇。」
除了 Google 與微軟結合自己的優勢,提供軟體與網路平台作為雲端服務外,還有更多其他領域的廠商,透過網路提供運算資源。具體內容包括伺服器、網路連接點、線上儲存空間,適用於 IT 預算有限的中小企業,可因此享有與大企業同等的資訊架構,用戶取得服務如水、電、瓦斯般,用多少算多少。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網路零售業龍頭亞馬遜的「亞馬遜網路服務」(Amazon Web Service),把自己架設好的 IT 架構與資源開放給其他公司。《經濟學人》指出,亞馬遜跨入雲端運算領域,有可能成為下一波網路龍頭。在基礎架構方面,IBM 也推出藍雲(Blue Cloud)計畫,建立大型商用數據中心,第一座在中國無錫。其他像是微軟、昇陽、惠普等也都有類似打算。
中小企業緊接受惠
雲端的具體代表物,就是一望無際的大機房,難以計數的伺服器,需要更好的監控與調節系統,擁有相關技術的廠商也因而受惠。包含思科、VMware 與思杰(Citrix,剛購併 XenSource)等都備受矚目。思杰即將於十月發表的思杰雲中心(Citrix Cloud Center, C3),就是專為雲端服務供應商所打造,包含虛擬化平台以及穩定安全的基礎架構。思杰資深副總裁華森(Wes Wasson)表示,包括微軟、亞馬遜、Google 與S alesforce.com 等雲端服務的大廠,都是思杰的用戶。
中小企業極有可能是雲端服務的下一波受惠者。在預算不足的情況下,雲端可以有效降低成本與控管風險。思杰應用網路事業群產品行銷副總裁阿波爾(Sanjay Uppal)認為,最重要的是雲端運算的規模與彈性,因為它可大可小又依照用量收費,中小企業不會閒置資源,也不用預估開銷,還能夠享受規模經濟的利益。
雲端技術並非全無隱憂。AT&T 全球商業服務策略解決行銷副總裁偉曼(Joe Weinman)指出,目前雲和雲之間並無共同標準,也就是說企業用戶難以從一家服務供應商轉換到另外一家,降低了服務轉移的彈性。此外,雖然大廠商的穩定度高,但不管是亞馬遜或 Salesforce.com,都有過當機事件,造成企業用戶的營運風險,如何讓企業用戶放心把內部的資料放到雲上,所延伸的資安疑慮,則是雲端運算能否起飛的另一個關鍵原因。
在這場集合眾多科技大廠參與的雲端風暴中,將更進一步改變我們使用網路的方式,網路也因此將更無所不在、無所不用。
雲端運算的前世與今生
1. 網格運算(Grid Computing)
運用平行運算,著重企業間或跨企業的資源充分運用,共同解決困難的運算任務。
2. 公用運算(Utility Computing)
提倡一種理想的資訊架構,認為 IT 服務應該像水、電一樣透過公共服務提供。
3. 軟體即服務(Software as a Service)
從網路上提供軟體服務,用戶以訂閱取代購買的商業模式。
4. 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
透過遠端,將運算能力變成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存取的服務。
星期四, 10月 02, 2008
Note: 學務處閱讀會活動
底下是我剛收到, 來自課外活動指導組的 email, 由於本課程有指定閱讀, 不知道有沒有同學想要組閱讀會, 向學校申請補助,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私下和我連絡, 動作要快喔!
致全校師長,您好:
學務處為鼓勵同學多方吸收新知、養成良好閱讀習慣,以豐富生活內涵,特舉辦讀書會活動計劃,每一閱讀會成立至少5名成員〈含導讀老師〉,每組讀書會最高補助5000元,相關辦法及報名表請參考附件,請於10/9(星期四)前向台北校區課指組林雅炤老師(分機2219)或桃園校區學務組粟立心老師(分機3183)報名,請導師利用班會課時向同學宣導,鼓勵同學成立讀書會。
課外活動指導組 敬啟
News: DVD 拷貝爭議 RealNetworks 與片商對簿公堂
原始新聞連結
(路透洛杉磯 30 日電)
科技公司 RealNetworks 今天為了新產品,與多家大型電影公司對簿公堂。這項新產品允許消費者利用電腦拷貝DVDs,大型電影公司認為此舉違法。
RealNetworks 子公司 RealNetworks 家庭娛樂公司(RealNetworks Home Entertainment Inc)生產的新軟體產品 RealDVD,允許使用者將 DVD 內容拷貝到電腦內建硬碟或可攜式硬碟。
RealNetworks 表示,RealDVD 給消費者編輯電影或電視節目 DVD 的能力,就如同他們現在編輯音樂 CD 一樣, RealDVD 解決 DVD 遺失的問題,或處理刮傷或不能播放的碟片的能力。
RealNetworks 還表示,他們的產品允許消費者帶著電腦移動時,觀看 DVD。
(路透洛杉磯 30 日電)
科技公司 RealNetworks 今天為了新產品,與多家大型電影公司對簿公堂。這項新產品允許消費者利用電腦拷貝DVDs,大型電影公司認為此舉違法。
RealNetworks 子公司 RealNetworks 家庭娛樂公司(RealNetworks Home Entertainment Inc)生產的新軟體產品 RealDVD,允許使用者將 DVD 內容拷貝到電腦內建硬碟或可攜式硬碟。
RealNetworks 表示,RealDVD 給消費者編輯電影或電視節目 DVD 的能力,就如同他們現在編輯音樂 CD 一樣, RealDVD 解決 DVD 遺失的問題,或處理刮傷或不能播放的碟片的能力。
RealNetworks 還表示,他們的產品允許消費者帶著電腦移動時,觀看 DVD。
Note: 發表作業之注意事項
1. 請取適當標題
2. 務必使用標籤: 兩個標籤之間請用逗點分隔。
a. 學號 姓名:
學號與姓名之間請放置一格空白。
範例: "94360725 陳佳玉"。
b. 2008w?:
? 代表週次。
範例: "2008w4" , 表示第 4 週要繳交的作業。
2. 務必使用標籤: 兩個標籤之間請用逗點分隔。
a. 學號 姓名:
學號與姓名之間請放置一格空白。
範例: "94360725 陳佳玉"。
b. 2008w?:
? 代表週次。
範例: "2008w4" , 表示第 4 週要繳交的作業。
星期四, 9月 25, 2008
Week 4: Basic Concepts of C++ Builder Programming (2)
1. C++ Builder Programing
a. component palette
C++ Builder 的核心除了以 C++ 程式語言為基礎之外, 最重要的就是 Visual Component Library 了。C++ Builder 把在視窗應用程式 ( window application ) 中常用的一些功能, 包裝成一個個的元件 ( component ), 這些元件通通被放到上圖的 Component Palette 中, 由於元件太多了, 因此 C++ Builder 用分頁選單的方式, 將性質相近的元件放到同一個標籤頁中, 方便我們使用。
你可以比較出畫家用的調色盤 ( palette ) 和 C++ Builder 中的 component palette 之間的異同嗎?
2. C++ Builder 常用元件介紹
a. MainMenu
b. OpenPictureDialog
c. Panel
d. Button
e. ScrollBox
f. Image
3. Web 2.0 : tags
Examples: delicious, Blogger, YouTube, Flickr ...
延伸閱讀:
a. What's Web 2.0?
b. Wikipedia: Web 2.0
4. 請同學修正繳交作業時所用的標籤: 注意事項
a. component palette
C++ Builder 的核心除了以 C++ 程式語言為基礎之外, 最重要的就是 Visual Component Library 了。C++ Builder 把在視窗應用程式 ( window application ) 中常用的一些功能, 包裝成一個個的元件 ( component ), 這些元件通通被放到上圖的 Component Palette 中, 由於元件太多了, 因此 C++ Builder 用分頁選單的方式, 將性質相近的元件放到同一個標籤頁中, 方便我們使用。
你可以比較出畫家用的調色盤 ( palette ) 和 C++ Builder 中的 component palette 之間的異同嗎?
2. C++ Builder 常用元件介紹
a. MainMenu
b. OpenPictureDialog
c. Panel
d. Button
e. ScrollBox
f. Image
3. Web 2.0 : tags
Examples: delicious, Blogger, YouTube, Flickr ...
延伸閱讀:
a. What's Web 2.0?
b. Wikipedia: Web 2.0
4. 請同學修正繳交作業時所用的標籤: 注意事項
Note: 本學期必須繳交的報告
Week 2 (09/18): C++ Builder 初體驗
Week 3 (09/25): 學習筆記
Week 4 (10/02): 課後延伸討論與 C++ Builder 學習筆記
Week 5 (10/09): 課後延伸討論與 C++ Builder 學習筆記
Week 6 (10/16): 第三屆台北數位藝術節 參觀啟發
Week 7 (10/23): 數位時代 10 月份心得報告一篇
Week 8 (10/30): 讀書心得報告
Week 9 (11/06): 期中考
Week 10 (11/18): 別科的期中考
Week 11 (11/20): 期中回顧, 平時成績大清算
Week 12 (11/27): 數位時代 11 月份心得報告一篇
Week 13 (12/04): C++ Builder 專案計畫書
Week 14 (12/11): apple store 體驗 - 完全不同的電腦系統
Week 15 (12/18): C++ Builder 專案 - Check Point
Week 16 (12/25): Linux 傳奇 讀書心得報告
Week 17 (1/04): a. C++ Builder 專案成果報告,
b. 期末平時成績結算
c. 自評報告與自評成績(10%)
d. 期末心得
Week 18 (1/08): 別科的期末考
Week 3 (09/25): 學習筆記
Week 4 (10/02): 課後延伸討論與 C++ Builder 學習筆記
Week 5 (10/09): 課後延伸討論與 C++ Builder 學習筆記
Week 6 (10/16): 第三屆台北數位藝術節 參觀啟發
Week 7 (10/23): 數位時代 10 月份心得報告一篇
Week 8 (10/30): 讀書心得報告
Week 9 (11/06): 期中考
Week 10 (11/18): 別科的期中考
Week 11 (11/20): 期中回顧, 平時成績大清算
Week 12 (11/27): 數位時代 11 月份心得報告一篇
Week 13 (12/04): C++ Builder 專案計畫書
Week 14 (12/11): apple store 體驗 - 完全不同的電腦系統
Week 15 (12/18): C++ Builder 專案 - Check Point
Week 16 (12/25): Linux 傳奇 讀書心得報告
Week 17 (1/04): a. C++ Builder 專案成果報告,
b. 期末平時成績結算
c. 自評報告與自評成績(10%)
d. 期末心得
Week 18 (1/08): 別科的期末考
Week 3: Basic Concepts of C++ Builder Programming (1)
1. Basic Concepts of C++ Builder Programming
C++ Builder 是 CodeGear 針對 C++ 程式語言所開發的快速應用程式開發工具 ( Rapi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RAD ), CodeGear 為 C++ 加入了許多的視覺化元件, 配合整合開發環境 ( 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IDE ), 推出了 C++ Builder 這個產品, 加速了一個視窗應用程式的開發。
a. applications,
b. units
c. forms,
d. VCL ( visual component library )
e. components
f. object
g. object inspector
h. properties
i. events
j. method
k. event-driven programming ( 事件驅動程式設計 )
2. 第三屆台北數位藝術節
第六週繳交參觀展覽之啟發(需包含一項互動設計之系統架構圖)
3. 完成數位時代雜誌訂閱。
訂閱 1 年 ( 12 期 ),
血流成河價: 644 元 (無贈品),
平均每期 54 元
請至大樹同學處登記。
4. 完成 C++ Builder 6 完全攻略 書籍發放。
請拿到書籍的同學儘速繳交 500 元給大樹同學。
5. 完成本週之學習分享程序。
6. YouTube: 教育的未來 ( Did you know? )
星期四, 9月 18, 2008
Week 2: What's podcasting?
1. 學習分享系統
a. 請同學用學號與姓名註冊
b. 繳交 Week 2 作業: C++ Builder 初體驗
c. 完成互評程序
2. 指定閱讀: 數位時代雜誌
訂閱 1 年 ( 12 期 ),
血流成河價: 644 元 (無贈品),
平均每期 54 元
請至系辦找昭玲助理登記。
3. What's podcasting?
相關議題:
a. 天下知識網: 當超級 CEO 生病時
b. Apple Special Event, September 2008
c. 數位時代: 蘋果問鼎創新霸主
4. C++ Builder 程式設計: 影像檔開啟相關程式
a. Visual Component Library (VCL)
a. MainMenu 元件
b. ImageOpenDialog 元件
c. BMP 影像開啟
5. Homework: Week 3 上課前請繳交一篇個人學習心得, 主題可包含上課所討論內容的延伸或個人 C++ Builder 探索之成果均可。
a. 請同學用學號與姓名註冊
b. 繳交 Week 2 作業: C++ Builder 初體驗
c. 完成互評程序
2. 指定閱讀: 數位時代雜誌
訂閱 1 年 ( 12 期 ),
血流成河價: 644 元 (無贈品),
平均每期 54 元
請至系辦找昭玲助理登記。
3. What's podcasting?
相關議題:
a. 天下知識網: 當超級 CEO 生病時
b. Apple Special Event, September 2008
c. 數位時代: 蘋果問鼎創新霸主
4. C++ Builder 程式設計: 影像檔開啟相關程式
a. Visual Component Library (VCL)
a. MainMenu 元件
b. ImageOpenDialog 元件
c. BMP 影像開啟
5. Homework: Week 3 上課前請繳交一篇個人學習心得, 主題可包含上課所討論內容的延伸或個人 C++ Builder 探索之成果均可。
Note: C++ Builder 的最新發展
今天早上收到一封來自 CodeGear 的 email, 內容是希望我們升級至 C++ Builder 2009, 提列了七大理由, 同學們可以點過去看看有關 CodeGear C++ Builder 的最新發展。
C++Builder 2009
What's New
C++Builder 2009
What's New
星期三, 9月 10, 2008
News: 發射 16 顆衛星 Google 計畫讓 30 億人口上網
原始新聞連結
Yahoo!奇摩 2008/09/09 特約記者薛怡青 報導
為了縮短數位落差,讓新興國家也具有連網能力,Google 與匯豐銀行(HSBC)目前準備在非洲進行一項網路計畫,希望可以提供非洲以及其他新興國家等 30 億人口高速的上網服務。
Google 與金融集團匯豐銀行(HSBC)以及國際有線電視集團 Liberty Global 組成名為「O3b Networks」的網路計畫,透過發射 16 顆衛星將網路服務帶入地球上還未連上網路的地區,取名為 O3b 就指地球上另外未有網路建設的 30 億人口,希望藉由這樣的網路計畫工程,真正建立在地球上任何區域皆有連網能力的環境。
這項網路工程第一階段預計花費7.5億美元,向法國觀測衛星設計與製造商 Thales Alenia Space 訂購 16 顆衛星發射至北緯 5 度與南緯 5 度這一帶的國家,並與這些領空範圍的國家電信業者銜接,預計負載範圍要從非洲、亞洲、拉丁美洲與中東等地區。
O3b Networks 希望可以減少電信營運商在寬頻建設的費用,並透過 O3b Networks 的衛星系統提供有如光纖品質的網路服務,以及達到具有經濟效益的語音與高速寬頻網路。
Google 認為,唯有這些新興市場都可以負擔得起以及跟全世界一同連上網,我們對於網路世界現象的觀察,才有可能真正落實的反應出網路真實的價值。
Week 1: C++ Builder 初體驗
第一個星期的三堂課, 同學們要完成的事情分別如下:
第一堂課:
a. 申請 Homework Show @ DMC 作業部落格的共同著作人。
b. 請用 學號 與 姓名 註冊 學習分享系統, 並註冊 數位媒體概論 2008 課程。
第二堂課: C++ Builder 初體驗
a. 在助教的帶領下, 寫一個簡單的 application, 然後存檔。
b. 將所存之檔案上傳至自己的網路硬碟。
c. 下載所上傳之檔案到 隔壁同學 的電腦, 嘗試重新開啟。
第三堂課:
a. 在 Homework Show @ DMC 發表一篇 150 字的 C++ Builder 初體驗的心得報告。
b. 完成 學習分享系統 的 Week 1 作業網址繳交程序。
第一堂課:
a. 申請 Homework Show @ DMC 作業部落格的共同著作人。
b. 請用 學號 與 姓名 註冊 學習分享系統, 並註冊 數位媒體概論 2008 課程。
第二堂課: C++ Builder 初體驗
a. 在助教的帶領下, 寫一個簡單的 application, 然後存檔。
b. 將所存之檔案上傳至自己的網路硬碟。
c. 下載所上傳之檔案到 隔壁同學 的電腦, 嘗試重新開啟。
第三堂課:
a. 在 Homework Show @ DMC 發表一篇 150 字的 C++ Builder 初體驗的心得報告。
b. 完成 學習分享系統 的 Week 1 作業網址繳交程序。
星期二, 9月 09, 2008
Book: 世界是平的
Book: IDEA 物語
IDEO是全球頂尖、引領產品風潮的設計公司,不但創造無數的市場寵兒(例如拍立得相機、Palm V),二十年來,更創造了一○○多項獲獎的輝煌紀錄。這要歸功於他們緊扣的一項能力──創新。除了嬉鬧玩笑引爆創意,敏銳觀察、活力團隊、動腦會議、製作原型、期待意外、“異花授粉”、活在未來等的經營哲學與操作技術,才真正是 IDEO 出奇制勝、威力超強的火藥庫。
然而就因為美國廣播公司(ABC)的“夜線”(Nightline)一次的專題報導──深掘(deep dive),首度將 IDEO 發展產品的驚人創新能力,完整呈現在全美觀眾的眼前,引起了廣大的迴響──詢問如何創新的電話不斷。為饗渴求創新理念的大眾,IDEO 總經理(亦即創辦人 David Kelley 之弟)Tom Kelley,於是著手整理 IDEO 創新的秘訣。於是有了本書的誕生。
Book: i 狂人賈伯斯
賈伯斯會不會是下一種科技管理者的典型?
他憑什麼能縱橫電影、音樂、資訊三大產業?
賈伯斯靠什麼去抓住蘋果“Ⅰ”字號產品迷人的流行元素?
許多書談論過蘋果。許多文章說過賈伯斯的出身與他這種第一批創業矽谷人的傳奇。但沒有一本書像《Ⅰ狂人賈伯斯》一樣,把這個人與事業道路真正地結合在一起,從這本書你會發現:賈伯斯既有運氣又有偏執狂,但當他每次向自己的頑固低頭時,總是來在最關鍵的時候。他對產業與人類生活消費的誇張想像,有些要他付出代價,有些讓他與他的公司跳躍式成長。
《Ⅰ狂人賈伯斯》裡的賈伯斯,最迷人的,不是他有什麼企業家的傳奇性,而是他成功的難以預測性;這位老兄的人生實在有夠扯,或者你簡直可以說他是個科技時代以來最幸運的傢伙。本書主角不是什麼創新或管理的神,但他真的影響了你的科技娛樂生活。
Book: 翻動世界的 Google
如果沒有 Google,日子要怎麼過?
Google 現在不只是一家企業,也是一種文化現象。《經濟學人》
一個完美的搜尋引擎,
將可以處理、通曉全世界所有資訊。
那正是 Google 要達到的境界。
──賽吉.布林∕Google 創辦人
賦予個人無限可能,徹底改變資訊獲取方式,
全世界最有創新能力的公司,就是 Google!
? 為什麼網路泡沫中 Google 絲毫不損,還進而壯大?
? 為什麼 Google 的股價可以突破每股 400 美元的天價?
? 為什麼 Googl e的市值可以超越多數國家的股市總市值?
(譬如 2005 年底 Google 市值超過 1,400 億美元,而印尼約 720 億美元)
? Google 憑藉什麼吸引全球最優秀的人才?
一家能克服文化、語言和地域差異的公司,未花錢做廣告或促銷品牌,成為人們心中所愛,這樣的成就堪稱絕無僅有!
清新、人性化、易於使用的特質,使 Google 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它如何擊敗其他搜尋引擎,成為使用者與投資人的最愛,從此改寫網路與人類生活,《翻動世界的 Google》將揭開其神祕面紗!
平均 1 秒處理 1 萬筆查詢的 Google,在大多數使用者心中仍充滿神祕。《翻動世界的Google》便是有關這家平民媒體公司的權威性紀錄,描述這家公司如何在最先進的技術驅動下不斷前進,以及如何在短短幾年內便對資訊世界帶來革命性影響,徹底改變人們獲取各種資訊的方式。現在,「Google」這個字不但成為消費者最愛的品牌,還變成一個全球都通用的標準動詞。當網路世界以快過你想像的速度擴大,搜尋引擎就是你唯一的工具。
你,今天 Google 了嗎?
星期一, 9月 08, 2008
寫在 97 學年開課之前
『數位媒體概論』這門課在銘傳資工系已經是第三次開課了。
前年第一次開課是和黃世育老師一起上課的。通常, 我們會在一起來學校的途中, 討論上課時該如何引導學生? 要和學生討論的重點是什麼? 上課進行的模式通常會由黃老師先上場, 給學生一個方向去思考, 然後再由我在引導學生做進一步程式方面的練習。
為了讓學生聚焦於本身的學習, 我們會要學生在白板上先寫下自己再學習時所遭遇的問題, 然後再於第三堂課時進行討論。
我們兩位老師一致覺得上課的效果不錯, 不過進度並不多就是了。如果學生本身沒有什麼學習興趣, 下課後本身沒有進一步摸索課程內容, 僅靠課堂上學到的技術, 仍然不足以應付未來銜接課程的需求。
去年第二次開課, 修課人數增加到 40 人, 課程除了 C++ Builder 程式學習之外, 我們增加了指定閱讀的部分, 每週規定同學閱讀教科書的內容, 然後由同學在 Homework Show @ DMC 提出問題, 希望藉由指定閱讀的方式增加同學在數位媒體領域的涉獵廣度。
由於 C++ Builder 程式設計在課堂上討論的份量, 比第一年開課時明顯減少, 同學在期末的檢討報告中, 有不少同學希望加重課堂上對於 C++ Builder 程式設計的討論。另外, 關於程式設計, 去年並沒有規定同學一定要購買 C++ Builder 的參考書, 因此同學在遭遇問題時, 手上並沒有相關書籍可查閱, 我相信這也是部分同學為什麼始終無法上手的原因之一。因此, 這學期我會規定同學手上一定要有一本 C++ Builder 的相關書籍, 上課時將會不定期檢查。我並不硬性規定使用哪一本 C++ Builder 的書當作教科書, 但就是一定要帶本 C++ Builder 的書來上課。
C++ Builder 6 完全攻略: 金禾圖書網站, aNobii 網路書櫃
至於指定閱讀的部分, 這學期我不再用指定教科書的方式, 決定用指定雜誌的方式。畢竟資訊領域的變化太快, 持續閱讀相關雜誌將有助於培養同學對最新趨勢的敏感度。數位內容雜誌是一本我個人認為非常不錯的雜誌, 因此, 這學期我將指定同學閱讀這本雜誌, 每個月一次在 Homework Show @ DMC 寫下自己的看法。
去年, 我們開始使用 學習分享系統 讓同學繳交的作業讓大家分享, 不過, 佔成績的比重極低。從這學期起, 同學們的平時成績將全部由同學之間的互評成果決定, 因此, 請同學繳交作業時, 一定要認真做。
前年第一次開課是和黃世育老師一起上課的。通常, 我們會在一起來學校的途中, 討論上課時該如何引導學生? 要和學生討論的重點是什麼? 上課進行的模式通常會由黃老師先上場, 給學生一個方向去思考, 然後再由我在引導學生做進一步程式方面的練習。
為了讓學生聚焦於本身的學習, 我們會要學生在白板上先寫下自己再學習時所遭遇的問題, 然後再於第三堂課時進行討論。
我們兩位老師一致覺得上課的效果不錯, 不過進度並不多就是了。如果學生本身沒有什麼學習興趣, 下課後本身沒有進一步摸索課程內容, 僅靠課堂上學到的技術, 仍然不足以應付未來銜接課程的需求。
去年第二次開課, 修課人數增加到 40 人, 課程除了 C++ Builder 程式學習之外, 我們增加了指定閱讀的部分, 每週規定同學閱讀教科書的內容, 然後由同學在 Homework Show @ DMC 提出問題, 希望藉由指定閱讀的方式增加同學在數位媒體領域的涉獵廣度。
由於 C++ Builder 程式設計在課堂上討論的份量, 比第一年開課時明顯減少, 同學在期末的檢討報告中, 有不少同學希望加重課堂上對於 C++ Builder 程式設計的討論。另外, 關於程式設計, 去年並沒有規定同學一定要購買 C++ Builder 的參考書, 因此同學在遭遇問題時, 手上並沒有相關書籍可查閱, 我相信這也是部分同學為什麼始終無法上手的原因之一。因此, 這學期我會規定同學手上一定要有一本 C++ Builder 的相關書籍, 上課時將會不定期檢查。我並不硬性規定使用哪一本 C++ Builder 的書當作教科書, 但就是一定要帶本 C++ Builder 的書來上課。
C++ Builder 6 完全攻略: 金禾圖書網站, aNobii 網路書櫃
至於指定閱讀的部分, 這學期我不再用指定教科書的方式, 決定用指定雜誌的方式。畢竟資訊領域的變化太快, 持續閱讀相關雜誌將有助於培養同學對最新趨勢的敏感度。數位內容雜誌是一本我個人認為非常不錯的雜誌, 因此, 這學期我將指定同學閱讀這本雜誌, 每個月一次在 Homework Show @ DMC 寫下自己的看法。
去年, 我們開始使用 學習分享系統 讓同學繳交的作業讓大家分享, 不過, 佔成績的比重極低。從這學期起, 同學們的平時成績將全部由同學之間的互評成果決定, 因此, 請同學繳交作業時, 一定要認真做。
星期日, 1月 06, 2008
News: DVD 規格戰: 華納支持藍光 新力雪恥
原始新聞連結
美國華納兄弟公司四日宣布,未來針對家庭影視娛樂市場發行電影數位影音光碟(DVD)時,將只發行「藍光」(Blu-ray)格式光碟。此舉無異是在新一代數位影音光碟標準規格的爭霸戰中,向藍光陣營的對手「高解析」(HD)光碟揮出致命一擊,美國東西岸兩大報紐約時報與洛杉磯時報都說,這場爭奪戰「可謂勝負已定」。
這場戰爭有幾分像80年代錄影帶「Betamax」(小帶)與「VHS」(大帶)規格之爭的重演,只不過風水輪流轉,當年的輸家新力,如今雪恥復仇,成了贏家。
華納兄弟目前同時發行藍光和高解析兩種格式的電影光碟,不過五月結束後,就只發行新力等公司倡導的藍光格式。這意味好萊塢六大片廠中將只剩派拉蒙和環球兩大片廠,和夢工廠動畫公司一樣支持東芝(Toshiba)等業者主導的高解析光碟。
除了華納兄弟,廿世紀福斯、迪士尼、新力電影和米高梅也支持藍光格式;這些片廠在美國家庭影視娛樂市場的占有率合計達百分之七十。
藍光和高解析光碟爭奪數位影音光碟標準格式的戰爭,妨礙新一代光碟的市場成長。不過即使某一陣營獲勝,可能還得面臨能在市場存活多久的問題。隨著高速網路和隨選視訊系統(on-damand video)的普及,多數消費者改以數位下載方式取得電影,花在買或租光碟的錢愈來愈少。
新力和數大片廠達成只發行藍光電影光碟協議,加上新力熱賣的 PS3 電玩主機播放藍光格式的高解析度影片,讓藍光光碟從去年初開始,就以二比一的市占比率領先高解析光碟。
高解析光碟陣營去年八月和派拉蒙、夢工廠達成只發行高解析格式電影的協議,大大扳回一城。不過華納兄弟最新決定,讓藍光陣營再度占上風。
美國華納兄弟公司四日宣布,未來針對家庭影視娛樂市場發行電影數位影音光碟(DVD)時,將只發行「藍光」(Blu-ray)格式光碟。此舉無異是在新一代數位影音光碟標準規格的爭霸戰中,向藍光陣營的對手「高解析」(HD)光碟揮出致命一擊,美國東西岸兩大報紐約時報與洛杉磯時報都說,這場爭奪戰「可謂勝負已定」。
這場戰爭有幾分像80年代錄影帶「Betamax」(小帶)與「VHS」(大帶)規格之爭的重演,只不過風水輪流轉,當年的輸家新力,如今雪恥復仇,成了贏家。
華納兄弟目前同時發行藍光和高解析兩種格式的電影光碟,不過五月結束後,就只發行新力等公司倡導的藍光格式。這意味好萊塢六大片廠中將只剩派拉蒙和環球兩大片廠,和夢工廠動畫公司一樣支持東芝(Toshiba)等業者主導的高解析光碟。
除了華納兄弟,廿世紀福斯、迪士尼、新力電影和米高梅也支持藍光格式;這些片廠在美國家庭影視娛樂市場的占有率合計達百分之七十。
藍光和高解析光碟爭奪數位影音光碟標準格式的戰爭,妨礙新一代光碟的市場成長。不過即使某一陣營獲勝,可能還得面臨能在市場存活多久的問題。隨著高速網路和隨選視訊系統(on-damand video)的普及,多數消費者改以數位下載方式取得電影,花在買或租光碟的錢愈來愈少。
新力和數大片廠達成只發行藍光電影光碟協議,加上新力熱賣的 PS3 電玩主機播放藍光格式的高解析度影片,讓藍光光碟從去年初開始,就以二比一的市占比率領先高解析光碟。
高解析光碟陣營去年八月和派拉蒙、夢工廠達成只發行高解析格式電影的協議,大大扳回一城。不過華納兄弟最新決定,讓藍光陣營再度占上風。
星期四, 1月 03, 2008
Week 16: SOS 搶救BCB大作戰
1. 今天三小時的課程沒有新進度, 完全為了很少自己動手寫程式的同學量身訂做。我們從頭示範最基本的 C++ Builder 影像處理程式。希望在程式方面落後的同學, 有一點點趕上來的喜悅!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