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第一次開課是和黃世育老師一起上課的。通常, 我們會在一起來學校的途中, 討論上課時該如何引導學生? 要和學生討論的重點是什麼? 上課進行的模式通常會由黃老師先上場, 給學生一個方向去思考, 然後再由我在引導學生做進一步程式方面的練習。

為了讓學生聚焦於本身的學習, 我們會要學生在白板上先寫下自己再學習時所遭遇的問題, 然後再於第三堂課時進行討論。

我們兩位老師一致覺得上課的效果不錯, 不過進度並不多就是了。如果學生本身沒有什麼學習興趣, 下課後本身沒有進一步摸索課程內容, 僅靠課堂上學到的技術, 仍然不足以應付未來銜接課程的需求。
去年第二次開課, 修課人數增加到 40 人, 課程除了 C++ Builder 程式學習之外, 我們增加了指定閱讀的部分, 每週規定同學閱讀教科書的內容, 然後由同學在 Homework Show @ DMC 提出問題, 希望藉由指定閱讀的方式增加同學在數位媒體領域的涉獵廣度。
C++ Builder 6 完全攻略: 金禾圖書網站, aNobii 網路書櫃
至於指定閱讀的部分, 這學期我不再用指定教科書的方式, 決定用指定雜誌的方式。畢竟資訊領域的變化太快, 持續閱讀相關雜誌將有助於培養同學對最新趨勢的敏感度。數位內容雜誌是一本我個人認為非常不錯的雜誌, 因此, 這學期我將指定同學閱讀這本雜誌, 每個月一次在 Homework Show @ DMC 寫下自己的看法。
去年, 我們開始使用 學習分享系統 讓同學繳交的作業讓大家分享, 不過, 佔成績的比重極低。從這學期起, 同學們的平時成績將全部由同學之間的互評成果決定, 因此, 請同學繳交作業時, 一定要認真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